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非虚构写作:不可缺席的记录者

2018-01-24 11:46:12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2月上   作者:张涛甫

摘要:非虚构写作延展了主流新闻叙述的边界,让时代的丰富性得到更宽广的展现,也让新闻的节奏稍微慢下来。

  最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澎湃新闻联合成立“非虚构写作工作坊”。工作坊面向新闻传播院校学生、新闻业务教师、新闻媒体从业者、非虚构写作者开放,计划招募40名学员,课程全部免费。首期“非虚构工作坊”将邀请王安忆、李辉、南香红、袁凌、卫毅、从玉华等知名作家和媒体人开班授课,讲授纪实中的虚构、非虚构与文学、特稿与非虚构、非虚构采写方法论等。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时“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等非虚构创作盛行一时。“非虚构”(Non-fiction)与“虚构”相对,是一种边界宽泛的文体概念,这种文体以“忠于事实,还原真实”为准则讲述故事,而故事的讲述手法可以用小说等文学手法。一些历史题材和口述史著作也可归入此类。非虚构写作近年在我国很受关注和追捧,有很多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从事非虚构写作实践,他们卓越的努力拓展了中国新闻叙述的表达空间,也充实了中国纪实写作的“工具箱”。

  在主流新闻叙事中,非虚构写作绝对不会处于中心的位置。主流新闻叙事有很多门类,它们既是新闻的取景框,也是权力的叙事框架。哪些能进入新闻的视野?哪些不能进入?对此,主流新闻叙述拥有得天独厚的话语权。表面上看,人们整天在新闻中所见所闻的世界,似乎就是世界本身,殊不知,我们的所见所闻只是一个被新闻取景框取舍的世界。

  新闻常识告诉我们,新闻是一种选择性记录。这种选择性记录,可谓新闻业的“铁律”,新闻媒体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做到有闻必录,用新闻复制出一个无限广阔的现实世界来,受到时间和空间以及媒介手段所限,新闻会经常以短视的目光、 狭隘的视野去绘制所谓的世界真相。比如,以世俗重要性、戏剧性、反常性、时效性、趣味性、接近性等指标去度量新近发生的新闻。这种选择性记录会造成集体性的失声和失忆,致使许多本该被我们记录或死磕的话题遭遇集体性的冷落。

  2015年,白俄罗斯记者阿列克西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爆了一个大冷门,这一事件可视为非虚构写作的凯旋。阿列克西耶维奇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高冷路径,关注那些被大时代遗忘,被功利主义的同行们以及被新闻时效忽视的冷话题、边缘人物,在这个过程中,围绕真相的追寻,新闻与文学的“楚河汉界”消融了,历史和现实的界限弥合了。因有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样的记录者,她在新闻与文学的交叉路口,捡起被新闻大部队丢弃的宝贝,为人类历史补上不该忘记的一页。

  非虚构写作在边缘处扮演新闻的补白工作。将那些不该被忽略的事情和人物,点点滴滴地补进去,虽不轰轰烈烈,但也属于时代的一部分。他们关注的人物可能不是被时代或世俗强光照亮的那部分人,比如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从玉华写四川地震中背着孩子尸体回家的小人物的不幸和悲情。从玉华说,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具体的悲伤。陈晓楠说,那恒常生活中的诗意,升斗小民的生命力,深厚、温暖而苍凉。而这些恒常中的小人物,构成了大时代的底色。

  因有非虚构写作的滋润,新闻变得丰满起来,不再骨感。非虚构写作延展了主流新闻叙述的边界,让时代的丰富性得到更宽广的展现,也让新闻的节奏稍微慢下来:新闻固然追逐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东西,但时代的底色是慢的,需要有人去充当时代的麦田守望者和拾穗者,需要有人关注那些被粗线条笔法遗漏的故事。非虚构写作有一个特征,就是往往把一个诗意的想象客观化,用《南方人物周刊》主笔卫毅的话说,即“去掉报告文学背后的金光”,也如卡夫卡所言:不要把现实诗意化,要把它客观化。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藏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2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