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时过境迁

2018-02-23 10:08:41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2月下   作者:李鹏飞

摘要:  就个人来说,都想写出有深度的报道。但是,深度不是理念,而是事实,执着于理念,会思考过头。

  大约是1997年,济南市开始推行一个绿色交通项目,就是现在很普遍的CNG公交车。推行的目的,是减少城市空气污染。我当时跑科技口,拿到项目论证之类的报告后,很感兴趣,就一直想做个报道。

  那时候,还没有雾霾、PM2.5之类的概念。在济南这样的老工业城市,大气污染是存在的。第一次经过济南是1983年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在火车上往窗外看时,发现太阳像个咸鸭蛋的蛋黄,周围烟雾很重。当时人们对空气污染还没什么认识,对春季风沙感受更深刻些,记得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到济南一个部门采访,一路上沙土能呛到嘴里。对我的抱怨,那个部门的干部说:没办法,济南就是个土城。

  到上世纪90年代有些变化,就是持续暖冬之后,人们对下雪很稀罕。过去,一下雪就影响交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很少听到抱怨下雪的说法。农口的老人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报纸上一下雪就提供种种有利于健康的信息,比如很多专家就普及“下雪杀菌”之类的知识。我当时想:我们能靠下雪治病吗?

  关于CNG公交车的采访很费周折。当时没人说得清楚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最后,辗转找到一家市级医院的呼吸科。接受采访的是一位老专家和一位科主任。开始时,专家给我讲了讲哮喘病的知识,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讲他曾给一位在化工厂工作过的领导做体检的事,体检结果显示那位领导的身体丝毫没受工作环境的影响。科主任是位三十多岁的女士,除了对哮喘病人病友会的情况回答了几句,始终没怎么说话。偶尔我瞥过去时,看到她看老专家的眼神里,带着些怜悯一样的感觉。采访立刻结束了,稿子也没写成。

  其实,大气污染是不断加重的。特别是GDP崇拜下“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让环境污染成为大众充满焦虑的关注热点。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我多次去过德国馆和一些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场馆,了解他们关于生态修复的一些情况。但没再写过关于大气污染的稿子。

  时过境迁,说的是人们回头看时的感觉,但对于记者来说,“时间”的存在不仅体现在报道里的时间线索,报纸的截稿时限,还有时势和环境的变化,有时候是很快的,而且这个弯道不能超车。

  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我还在做经济报道,对于相关的消息一直很关注,当时的直觉就是这是一场经济危机。没有人会赞美经济危机,但是,如果趋势演变为经济危机,往往意味着过去经济发展中所积累的矛盾在总爆发。正视危机很难,但是危机也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能,有时候是唯一可能。

  危机不会淘汰好企业,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是从大大小小的危机里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于危机敏感而且应对得当;危机也不会影响到无竞争力的企业,他们对市场变化无感。受影响最大的是普通企业,相当多的企业,面对已然到来的全球化,还在摸石头。它们在每个变化面前都受到影响。

  企业好不好,在危机面前一目了然,所以,很容易就能选择出好的报道对象。我们策划的一个企业的典型报道,时任省长姜大明做了批示,我听说后有些意外:尽管报道很用心,但在当时形势下,很难有清晰、明确的态度。

  后来我和同事去广东采访,因为关厂潮是从那里发生的。在东莞,采访完当地科技局回商务酒店,看到雷曼兄弟倒闭的消息,感觉这是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转折点,报道可以深入做下去了。

  当然,那次的报道没做太久,随后就进入保增长、“四万亿”,全省上下跑项目,以前不能立项的可以了,以前没有资金的也有了,省领导督促地方抓紧开工、做工作,媒体报道“风景这边独好”。好,当然是好。但考虑我们今天面对的“新常态”,当时那些事情有没有影响呢?

  报道效果有时度效,报道行为本身也有时度效。就个人来说,都想写出有深度的报道,这既是专业能力的体现,也是职业追求目标。但是,所谓的深度不是理念,而是事实,执着于理念,会思考过头。

  (作者为大众日报高级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2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