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多处着手方能杜绝假新闻

2018-07-18 12:19:12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6月下   作者:王大鹏

摘要:  治理假新闻不能只靠法律手段,而是需要多方助力,多管齐下。

  近一两年以来,“假新闻”这个词汇频繁见诸报端,甚至还成为了柯林斯英语词典的2017年度热词。在百度上以“假新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反馈的网页有130余万个,而谷歌上相对应的英文网页也达280多万个。

  实际上,假新闻并非新近出现的现象,只不过新媒体的勃兴让假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频率更高而已,而且时下的假新闻也更多地与政治话语体系有关。究其本质,假新闻也是一种流言,在远古时代,流言、八卦和骗局就流行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无论其初衷是好是坏。比如1938年10月30日,哥伦比亚广播电台的《世界大战》节目就因描述外星人入侵而引发广大听众的恐慌。该节目播出六分钟之后,居民家中便空无一人,大家都纷纷挤到教堂中,还有人大哭小叫,在大街上撕扯着自己的衣服。

  在2004年发表的题为《网络上社会互动中的问题解决:作为社会认知的流言》文章中,作者认为流言的传播可能预示着“诠释的集体过程”。而在《流言的心理学》一书中,作者还提出了流言的基本法则,即流言的强度(R)是和话题的重要性(i)以及模糊程度(a)相关的,用公式表达就是:R=i×a。

  当前在新媒体的加持下,假新闻产生与传播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因而抵制假新闻也成为管理者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话题,有些国家还出台相关措施以切断假新闻生产和传播的链条。比如,马来西亚政府出台了《反假新闻法案2018》(Anti-Fake News Act 2018),传播假新闻可能面临相当于5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或者六年以上牢狱之灾。特朗普也意欲对假新闻动手,考虑吊销某些传播假新闻的媒体资质。还有相关消息显示,欧盟、柬埔寨、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地推进反假新闻的立法工作。中国早在2011年就由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可以说,假新闻已经引发了全世界公愤,各国政府对此也是重拳出击,希望通过法律等手段来净化网络环境。

  当然,治理假新闻不能只靠法律手段,而是需要多方助力,多管齐下。从操作层面来讲,既然有假新闻,那么就存在着事实真相,因为有真才会有假,才有可能以假乱真,所以通过提供事实的核验(factchecking)来抵消假新闻是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谷歌就推出了这种功能,以助于读者鉴别假新闻。再比如,美国安嫩伯格公共政策中心(Annenberg Public Policy Center)专门成立了事实核验网站。同样,我国也采取多种举措打击假新闻,有些媒体每年都会发布年度十大假新闻报告并予以批评,一些社交媒体也开始对各种假新闻进行辟谣,并传播正确的消息。总之,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清除假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土壤。

  其次,对于作为网络信息消费者的网民来说,也有必要提高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虽然起初假新闻的不断发酵与政治活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假新闻的不断生产与传播也会损害社会稳定,甚至是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因而媒介素养与科学素养的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实际上,媒介素养与科学素养是不能割裂开来的,甚至可以说二者是共生或者共变的。消费哪些信息,规避哪些信息,如何选择自己所需的恰当信息,都应该是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也就相应地要求网民们提升信息辨识能力,甚至近来有学者提出了屏商(ScreenQ)的概念。此外,提升媒介素养也不能脱离开科学素养,因为科学素养中涉及媒介素养的问题,而媒介素养也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撑,甚至有时候对二者难以做出严格的区分。

  假新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顽疾,完全杜绝假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似乎不太容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压缩和限制其出现和传播的土壤,让假新闻的生产者没有生存空间,让信息消费者具备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传播环境,让假新闻无所遁形。

  (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6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