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版权保护的天网,正慢慢包围自媒体

2018-08-17 10:31:27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7月下   作者:叶铁桥

摘要:  版权上的正义虽有滞后效应,但终究不会缺席。

  最近,一些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感觉比较烦,因为他们收到了图片版权运营公司的律师函。这些律师函会指出,在过去的时间里,这些微信公众号用了多少张图片是未经授权的,如果起诉,索赔金额会是多少。

  这当然会引起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的恐慌:从来没想到在网上扒几张图片用用,会产生这么高额的费用。所以,他们怀着非常大的抵触情绪,表达对图片版权运营公司的不满。但从法律层面上来说,他们毫无胜算。因为法律只讲证据,不讲情绪。

  这只是让他们感觉到烦的一个方面。很快,又一个“坏消息”接踵而至:7月中旬召开的“剑网2018”专项行动通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行动将开展几项重点整治,包括:1.坚决整治自媒体通过“洗稿”方式抄袭剽窃、篡改删减原创作品的侵权行为,着力规范搜索引擎、浏览器、应用商店、微博、微信等涉及的网络转载行为;2.开展重点领域版权专项整治,具体包括:动漫领域版权集中治理;网络直播、知识分享、有声读物平台版权集中治理。

  第一点意味着,那些靠复制和粘贴获取流量和用户的自媒体,一旦举报被坐实,将面临万劫不复的后果。第二点则意味着,那些打着“拆书”、阅读名义做知识付费的内容生产者,就像短视频生产者使用影视素材一样,只要没取得授权就有可能“被治理”。一张版权的天网,正在开始慢慢地张开并收紧,将不尊重和不重视版权的内容生产者疏而不漏地“逮起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自媒体的发展确实呈现出蔚然可观的景象:2000多万个微信公众号,其中有350万活跃者,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大鱼号、网易号……随着短视频的崛起,难以计数的短视频生产者也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但自媒体的内容生产始终处于一个版权意识薄弱、侵权现象频发的环境中,文字上,抄袭、剽窃、“洗稿”现象泛滥;对于图片的使用,甚至连版权意识都没有;对于各种素材不经授权地滥用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就像正义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一样,版权上的正义虽然有滞后效应,但终究也不会缺席。

  在技术的助力下,很多互联网平台的版权保护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微信公众号原创系统的上线,大大改观了原来“一人原创、万人抄袭”的恶劣局面。一些互联网公司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通过对提交者素材的审查,也能很快地辨别出是否有版权问题。

  视觉中国这类图片版权运营公司,也研发了“鹰眼”图片版权追踪系统,这套系统基于大规模分布式爬虫,通过采集网络图片,配合AI图像特征变换算法,提取数十维图片特征,构建视觉搜索系统,以追踪网络上图片版权被侵权情况,从而使得以前最容易被侵权的图片,也很容易追索到侵权方,并通过展开追偿和案例传播,在全社会树立起对图片版权的保护意识。

  这里面所产生的激烈碰撞,也在起到教育社会的作用。比如,面对视觉中国的索赔,中国创投圈的知名人士、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微博上怒怼视觉中国,称视觉中国漫天开价索要几十万元人民币巨额赔偿,以此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侵权确实不应该,但这种漫天要价的商业模式更不应该,现在还变成了这家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也是好笑了。”但在视觉中国看来,张颖的评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说明版权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所以也乐见张颖对此质疑,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前不久,自媒体“差评”在获得腾讯的投资时,被多方指控有“洗稿”问题。有人这样描述“差评”的成长轨迹:“差评”是一家以“洗稿”起家的自媒体,毫无原创力可言,是科技圈最勤劳的“搬运工”,长期蹲守知乎、微博、公众号等各平台,东扒西扒,改头换面,以“广点通”的流量加持,迅速成长为粉丝众多的大号。

  “差评”先否认有洗稿行为,后来承认自己有问题并致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是一次教育内容生产者的事件,很多人因此认识到了何谓“洗稿”以及“洗稿”可能面对的社会责难。

  技术的进步、主管部门的监管及惩罚、社会的充分讨论,促进了版权状况由泥沙俱下到逐渐变得纯净起来。接下来,一个版权清朗的网络空间,有望慢慢被建构出来。

  (作者为“刺猬公社”创始人)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7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