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我不看,但我信

2018-08-17 10:40:17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7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纸媒不仅要成为时政新闻的权威发布渠道,更要成为社会新闻的公信传播渠道。

  一个同行说,在不少私企,90后已经成了骨干力量,走上了领导层。他们这代人基本是不看报的,一听说报纸广告,往往就“一票否决”,你做的方案再好也没用。这恐怕是未来若干年会困扰传统媒体经营的一个难题,毕竟扭转一代人的观念是相当困难的;不看报的习惯,他们幼时就形成了,很难改变。90后进入领导层,现在是私企,下一步是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可以想见,如果不扭转其观念,这种“一票否决”的情况会更多。

  习惯是不好更改的,你不可能强迫每一个人都去读报,或者都去关注报纸做的新媒体。但思路是可以改变的,现实的策略,就是要达到“我不看,但我信”的效果。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可以不读报纸(即“我不看”),却不得不被动地感受到报纸的影响力、公信力(即“但我信”)。当前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传统媒体,也是有的,比如《人民日报》。很多人看不到纸质版的《人民日报》,却经常看各类新媒体对《人民日报》文章的解读;因为它的文章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字斟句酌,使用不同的字眼甚至就会带来不同的解读。其旗下的新媒体账号,也很容易成为其他媒体解读的对象。

  除了权威性带来的这种影响力,以《新京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则通过对新闻事件报道的公信力,让自己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自媒体的热火朝天使得信息源呈现爆发的局面,但在突发事件、社会新闻等领域,自带公信力的信息源依然并不多见,这正是传统媒体的发力之处。传统媒体可以弃“纸”,但必须让自己化茧成蝶之后,名字依然无处不在,传播依然无处不在,让90后、00后们牢牢记住:报可以是纸,也可以不是纸;即便没有了纸,影响力仍在。

  一个可以学习的例子,是微博。微博比微信出现得早几年,微信爆发式增长之后,很多人一度担心微博成为微信的牺牲品。如果抛开手机和电脑屏幕的差别,那么,这两款产品是有较高相似度的,最大的区别是:微博是“无关者”的朋友圈(粉丝和博主以没有关联、互不认识者居多),微信是“有关者”的朋友圈(朋友圈里以相互认识、有某种关系者居多)。其他方面的区别,也是有的,但不算很大;尤其是微信推出公众号之后,也建立了自己的粉丝体系,两者的相似度就更近了(为了应对,微博后来也推出了“长微博”)。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微博依然蓬勃发展,并没有受到微信的太大干扰,反倒是最近微信公众号有了疲软的苗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这和微博很早就建立的“认证”体系有很大关系。

  微信公众号以及百度的百家号等新媒体形式,后来也纷纷搞“认证”,但显然,目前人们最认可的权威认证渠道,依然是微博。一个名人或者机构,因为某件事,想发出自己的声音,会优先选择哪个渠道?是微博。崔永元对“阴阳合同”的爆料,张卫健被造谣“吸毒被抓”后辟谣,某公安局为“班级第二名杀死第一名”的谣传辟谣,等等,他们的第一选择,都是微博。

  为什么?因为微博的认证,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名人、机构认可这个发布渠道;粉丝也认可,因为这个认证是有权威性的,用户名为“崔永元”的微博说话了,那就是真实的崔永元在说话,而不是别人假冒。这种权威性,让微博成了名人、机构发声的第一选择。

  这种发声,如果仅靠微博自身的传播,效果还是有限的。微博事实上成了一个“传播源”。这种情况很常见:名人在微博上发表声明,各大媒体、自媒体纷纷跟进,或者二度采访,或者转发评论,顿时全网都充斥着这类消息。这仅仅是微博的功劳吗?显然不是。它更像是一个信息提供方,诸多媒体、自媒体跟进之后,热度才被放大了。微博自身的力量,并没有这么强大;至少它要比微信弱不少。

  传统媒体的路子,尤其是纸媒,下一步的生存路径,或许也是如此。它不仅要成为时政新闻的权威发布渠道,更要成为社会新闻的公信传播渠道;要让人记住,“某报出品,必属精品;某报出品,必然公信”;它可以没有“纸”,但影响在弥漫。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7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