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我不是药神》的非专业随想

2018-08-31 14:06:19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健康中国需要健康传播,我们的传播环境不健康,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不是药神》热映的前几天,我参加了国家卫健委的人口文化奖评选,我在广播组。在最后的评议中,我提了一个建议:在入围作品中增加一条关于儿科医生短缺的消息。其他评委同意了我的提议,大家一致认为:在医疗卫生行业,更需要有问题意识。

  也是在看完《我不是药神》的当天,一位上海的女教授在朋友圈发了两条相关的文章,一篇是对影片的正面评论,另一篇是关于对赤脚医生开创者的一篇专访。极少在朋友圈说话的我终于没忍住,给这位转发的教授点了个赞:“这些年在医疗卫生系统的一些场合,总感觉自己是在混吃混喝。”

  就像在网上被疯传的《人民日报》点评:“很久都没有这么经典的中国电影了!”人们在赞美某件事物的同时,总是在遵循有比较才有鉴别的原则,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种比较与鉴别同时也伴随着检讨与反思,我也是如此。“总感觉自己是在混吃混喝”,既是随想的起点,更是反思的开始。

  说实话,在医疗卫生系统自己有话语权的相关场合,我还是能说真话和实话的。比如在去年的卫生部影视中心的年会上,我着重讲了健康传播需要健康环境,而如今我们的传播环境不健康。其在广电传播中的表现是:1.广播是性药大卖场;2.电视是怕死养生堂;3.电视剧不见医术基本八卦;4.唯收视率的比惨和比残(怪人不如怪病,怪病不如怪胎的收视怪圈),等等。

  感谢《我不是药神》,这部现实主义的力作对传播环境不健康的呈现有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比如对假药骗子行骗的场景就非常写实:“张院士”在台上做真诚宣讲,彬彬有礼地讲述自己的一片丹心,并和“癌症患者”进行催泪互动,让人相信假药的疗效奇佳。临近宣讲会尾声,旁边一位礼仪姑娘来到台上耳语一番后,“张院士”立马转向观众,满面春风地宣布:好消息!公司为了回馈广大患者,我们三千元的药,只卖两千!这个桥段马上见效,台下听讲的患者顿时沸腾了,蜂拥而上开始抢购。

  这个场面太熟悉了,就像那位曾频频出现在各卫视“健康医药”节目中的神医老太刘洪滨。中国式的神医假药肆无忌惮,别忘了媒体充当过可耻的帮凶,而广播电视更是急先锋。

  曾几何时,神医假药实际上就是广播电视的小金库,特别是在二三线卫视、地面频道和广播电台。没有治不了的病,没有不敢卖的药,就靠播放神医假药这些下三滥的东西发奖金,这几乎成了广电行业的潜规则。每每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神医假药的监管,你都会听到“日子难过”的抱怨。在神医假药的黑色产业链上,媒体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这是中国媒体可耻的一页。健康中国需要健康传播,我们的传播环境不健康,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更让人感到可悲的是:神医假药终究不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灵丹妙药,反而成为媒体饮鸩止渴的慢性毒药。靠卖药赚来的那几个小钱儿,没能阻挡媒体收入的断崖式、跳水式下滑。再加上广电行业在节目购买、广告营销等方面的黑洞,一批昔日广电领军人物的锒铛入狱,更是宣告了以收视率为导向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总破产。

  “十个劫道的,顶不上一个卖药的。”无论如何,在神医假药的前世今生中闪现广播电视的身影实在是莫大的讽刺。可悲的是,药神不是救世主,卖药也救不了广播电视。真心地希望广电行业的从业者能够以《我不是药神》作为反思的起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舆论导向,让广播电视的平台再干净一些,再安静一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