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科普人员也需要科普

2018-11-28 05:14:16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9月下   作者:王大鹏

摘要:  曾经有网文分析了那些伪科学的新媒体文章是如何产生的,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某些从事科普的人也在助长这种风气。

  卡尔·萨根在《魔鬼出没的世界》中曾经写道:“在科学的所有用处中,培养出少量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高、高酬金的牧师式的专家是不够的,事实上也是危险的。相反,某些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方法必须在最大的范围内使公众得到了解。”这无疑强调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因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近年来,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且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从实验室走到公众之中,身体力行地开展科普。从科普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当前科学家对科普的参与应该被看作一种回归,毕竟在科学建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之前,他们都是科普的生力军,也就是伯纳姆在《科学怎样败给迷信的》一书中提及的“科学人”:那些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泛的视野看待科学,他们出版科普书籍,为杂志撰写科普文章,把理性带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到20世纪,科学家越来越多地撤出了科普阵地,把它留给了媒体人员和教育工作者。于是,在高度分工的社会中,专门从事科普的人员,主要是一些记者,逐渐接管了向外行听众介绍科学的职责”。

  当然,目前从事科普的科学家数量还不够多,同时科学家从事科普还面临着一系列窘境和障碍,但是公众的科普需求十分旺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当前开展科普的很大一部分力量仍然是媒体从业者和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成为衔接起科学家和公众的桥梁,把前沿科学经过转化和“翻译”之后,传播给公众。这种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继续存在,但是我们需要对这种现状进行反思,或者说应该考虑这种状况存在哪些不足,比如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科普的科学性,科普从业人员自身的科学素养问题,等等。

  由于笔者一直活跃在科普领域,因而也时长被拉入各种以科普为名的微信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发现群友们分享的一些信息并非科普信息,甚至可能是伪科学或者非科学的东西,虽然有些群主会三令五申不要分享缺乏科学理性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这种强调形同虚设,分享非科学信息的人根本不去理会什么提醒,甚至他们自己也区分不清这些被拿来分享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科学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科普的目标在于借公众一双慧眼,“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如果本身就是科普从业者的人都无法分辨到底什么是科普,那又怎么期望这些人去做科普,并且通过科普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呢?就此而论,对科普从业者的科普就更加重要。

  曾经有评论说不要让伪科学刷遍父母的朋友圈,也有网文分析了那些伪科学的新媒体文章是如何产生的,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某些从事科普的人也在助长这种风气。伯纳姆曾经质问道:当自然科学和卫生科学的成果如此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也塑造了一些重大事件之后,我们的文化最后受到科学的影响怎会如此之小?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尤其是在科学家从科普这个圈子退却之后,那些拾起接力棒的人是不是真的做了科普,如果他们用对科学产品和成果的强调来替代对相关知识的普及,那这种“脱离了知识背景的技术离巫术本来就不远”了,再往深了说一点,如果某些人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因为某些所谓的科普实际上根本没有科学产品和成果方面的内容,大多是一些花架子而已。

  当然,科普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界定和完善的领域,但越是这样,我们越需要具有科学理性,越需要科普从业者先明白到底什么是科普,因为这不仅有利于科普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而一旦科普变成什么都可以装的篮子,那些非科学的内容借科普的外壳去行不当之举的时候,科普距离自我毁灭也就不远了。

  (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9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