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媒体转型上海样本

2018-11-28 10:23:07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0月上   作者:张涛甫

摘要:  上海媒体转型谋求主战场的主场地位,守住主业不放松,坚守内容主场。

  9月19日,中宣部在上海召开媒体深度融合现场推进会,推介上海媒体融合转型经验。这是对上海媒体融合转型改革经验的充分肯定。上海媒体转型从布局到实施,从局部突破到整体转型,转眼近五年。这五年,上海媒体转型风雨兼程,其中艰辛甘苦,局外人很难体味得到。

  当年上海媒体融合转型破题之时,即上海报业改革打响开山炮之时,我曾在解放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发文阐释这一动作的深意:上海启动这场传媒改革,意在打一场大牌,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着眼于一个大棋局的整体效果,上海报业改革追求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谋求媒体的结构转型,为传媒业发展打开一条新路。我国传媒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结构性失衡的临界点。这种结构性失衡不仅表现在地域之间、不同媒体行业之间,还表现在新老媒体之间,以及媒体内部的资源、组织布局中。也就是说,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传媒业都共同面临着结构性失衡、失调问题,只不过眼前更突出地表现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上海媒体转型由外力直接介入推动,意在解决单靠内部力量、微观力量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有人难免会担心,这种外力驱动型的改革,会不会像大象冲进瓷器店,对媒体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构成伤害?这种担心不难理解,但并不是外力推动就必然会对传媒业构成伤害,关键要看这种外力如何使用。这次媒体改革启动外力机制,对于打破上海报业困局是有利的。

  二是在我国政治大舞台上释放上海声音。十八大之后,我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文化所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十八大确立了文化强国战略,以及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地方政府对自身发展战略做出新的谋划布局。上海因其特殊地域政治,需要对国家战略做出回应,上海报业改革是及时的、到位的。

  上海媒体融合转型的经验甚为丰富,择其要者,有以下四点特别关键:

  其一,是决策层顺势应时决断和科学定位。上海传媒整体转型,如果没有上海市决策层的及时、准确决断,科学定位,不依靠强大外因的杠杆作用,仅靠内因革命,是不可能完成的。上海市委把握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媒体格局重大变化,对全市媒体融和发展作出及时、科学的判断和部署,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动、指导,提出了“深度融合、整体转型,脱胎换骨、腾飞发展”的工作方针。

  其二,是转型战略的定位科学、可行。在战略布局上,把该用的力全用在关节点上,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2013年10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整合重组为上海报业集团。2014年3月,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有限公司合并,改制设立国有独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12月,东方网在新三板上市。同一年6月,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迈出整体转型关键一步,成立融媒体中心,打造以“原创+视频聚合”为特征的新闻客户端“看看新闻”和24小时互联网视频新闻流“Knews24”。2017年元旦,东方早报停刊,整体移入“澎湃新闻”。再如上海报业的 “三二四”战略布局。“三”是实施以三大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战略转型,推进“上观新闻”“文汇”“新民”三大融媒体平台建设;“二”是打造“澎湃新闻”和“界面”两大现象级新媒体。“四”是打造“第六声”“摩尔金融”“唔哩”“周到”等四个细分领域的特色新媒体产品。

  其三,解放采编生产力。媒体转型不是拉出一批人马另起炉灶,而是用新的体制机制激活媒体生产力。比如,2016年3月,解放日报在全国党报和上海媒体中先行一步,在组织架构、采编流程上启动3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改革,把全部采编力量转入新媒体产品“上观新闻”,一支队伍服务报网两个平台。同样,打造“澎湃新闻”,也是充分发掘东方早报的内容生产优势,依靠主力军进军主战场。

  其四,做强主业,坚守主战场。上海媒体转型走正道和大道,守正创新,谋求主战场的主场地位,守住主业不放松,坚守内容主场,加固内容优势。

  上海样本是不是可复制的?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其实,媒体转型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藏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0月上

编辑:qnj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