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悬浮在新闻业没有代表作的空心人

2019-03-21 12:12:12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没有代表作,当别人谈“转型”的时候,自己连“转型”的资格都没有。

  今年我在北京大学新闻评论课上,第一讲主要讲了这样一个观点:不要被媒体行业流行的“转型话语”转晕了头,在新闻系学习新闻的人,还没有资格谈“转型”。自己的基本新闻知识体系还没有建构,还没有型,谈何“转型”?不要觉得报纸不行了,广播电视衰落了,传统媒体日薄西山,还学什么“调查报道”和“新闻评论”啊。这些文体是你在新闻这个行业闯自己江湖地位的资本,不从这些基本内容开始写,一开始就想着变现,想着新媒体10万+,在这个行业里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

  只有在传统媒体的岗位上,一个新闻人才能完成自己在这个行业里的代表作。什么是代表作?这好像《回家》之于林天宏,《永不抵达的列车》之于赵涵漠,《小平您好》之于贺延光,《国旗为谁而降》之于郭光东,《东方风来满眼春》之于陈锡添。但一个学新闻的要成长为真正的媒体人,必须在传统媒体完成自己的代表作。

  最高层次的代表作如陈锡添的《东方风来满眼春》,是时代级的,与一个时代连在一起。较高层次的如郭光东的《国旗为谁而降》,每次只要发生灾难涉及降国旗时,都会提起当年中国青年报的这篇评论。还有新华社记者汤计的呼格案报道,直接推动了一个事件的发展并在现象级传播中带动类似问题的解决。其他代表作如《永不抵达的列车》《山西繁峙矿难》,不仅让作者捧得各种大奖,收获业界尊重,同时让作者名字与报道连在一起,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当然,还有很多代表作,不一定有行业级、全国性的影响,但在单位、小圈子、短时间内形成影响。写了某篇报道后,你让其他同事觉得你不是一个新人了,不再是老同志和社编辑眼中的“无名氏”,也算有了代表作。代表作不只属于这个行业那些最牛的编辑记者评论员,普通记者也可以有自己的代表作,不同于日常的“工分写作”“鸡零狗碎”,不是流水线上应付工作“赶稿子”,真正投入了专业、关怀、兴趣,投入了超越文字的新闻追求。你会焦虑于报道可能被毙,你会在签版之后对第二天的报纸充满期待,当你起床看到报道面世的时候,有一种职业兴奋感——亲爱的,那,可能就是你的代表作。

  一个新闻人没有代表作,在这个行业里就是“空心人”,处于没着没落的悬浮状态。没有自己的代表作,跳槽时就没有谈判的资本;没有代表作,就无法定义自己在一个行业里的位置;没有代表作,说明在一个行业里还没有成“型”,当别人谈“转型”的时候,自己连“转型”的资格都没有。代表作的意思就是,换单位时不必带简历,说几篇报道或作品的名字就行了。

  新闻界的人才结构有三个层次:人手、人才和人物。没有代表作,在一个单位就是人手,处于一个谁都可以替代的位置;有了代表作,就成了人才;代表作是现象级的,创造了一种叙事文体,推动了一个事件,记录了一个时代,那你就成了这个行业的人物,可以在本行业任何一个专业位置获得职位,被阿里、头条、腾讯盯上。这个行业的收入差不多也是“按代表作分配”,以“收入后面加个零”的方式递进。

  传统媒体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有鼓励出代表作的氛围,而在很多新媒体岗位,记者只是传播工业链条上的一个零件,缺乏创造的机会。传统媒体可以让记者一个月跑一篇深度报道,精雕细琢,追求公共性和社会价值。而对于自媒体创业来说,有巨大的生存压力,流量考核悬在头上。这种商业机制下,只有流水化的产品,而没有带着个人标签的代表作。

  号称“作为助理月薪5万”的咪蒙“弟子”杨某某,虽然其标题党做法深得咪蒙真传,但她知道,要在这行闯出江湖地位,生活在咪蒙助理的身份下是不行的,必须有像她咪老师《致贱人》等那样的“代表作”。她似乎很努力,在公号“才华有限青年”上写出了《一个寒门状元之死》这样现象级的刷屏“代表作”。可惜,这样胡编乱造的“代表作”,代表了一个营销号写手的厚黑和欺骗,代表了营销号毒鸡汤的下限,在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后坑死了咪蒙。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今很多新媒体单位越来越意识到内容原创的重要性,学习传统媒体的操作方法,吸纳传统媒体的精英,让自己的内容传统媒体化,打造自己的内容生产力,也为新人提供了生产代表作的机会。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