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大三陷阱”:为何越学越对新闻没兴趣

2019-06-05 09:57:17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6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新闻专业作为“活体”,需要实践者言传身教去传授。

  前几天给几所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做讲座,我都提到了一个现象,提醒他们防范“大三陷阱”。什么是“大三陷阱”?说的是对自己所学新闻专业的态度:大一时往往最有新闻追求,对专业充满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幻想;大二上了一些专业课之后,开始有所怀疑;到了大三,专业课上得差不多,到媒体实习后,基本开始油腻,对专业已经没有什么感觉。大四完全成了油子,逃课,放纵,跟着别人一起“踩踏”新闻专业,心理上与新闻越离越远。最后找一个可能跟新闻没什么关系的工作,彻底远离了这个专业。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但从我的观察来看,那些远离新闻专业的人差不多都是从大三开始的。从听讲座的人的眼神和表情也能看出来,大一大二的学生最认真,区分出现在大三,热爱新闻的会一直坚持下去,失去兴趣的就开始放任自流了。

  这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传统媒体生存危机降低专业信心,新闻环境的变化给行业带来的悲观,艰难转型中从业者传递的职业焦虑,“新闻无学”的幽灵一直纠缠着这个行业,就业缺乏竞争力。我这篇文章先谈新闻教育的问题。

  当下“去新闻化”的新闻教育可能要对此承担很大的责任。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一个教新闻的老师批评当下新闻教育的现状,很尖锐,戳中了当下教育的要害:“科研”与“教学”完全是两张皮。他是这样批评的:(新闻院系)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大幅增加,学术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数量激增,课题越批越多,学科基地四处开花,各类基金到处涌动,学术团体层出不穷,学术会议从年头开到岁末……以理论研究为中心成为高校新闻专业教师晋升职称的最佳选择,职称至上被具体化为理论研究至上,而诸如教学水平和实务能力则逐渐被忽视,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把科研做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哪里还有时间去搞新闻实务,更何谈业界经验!课上得再好,不如在重要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把学生培养得业务能力再强,不如自己有个国家课题!在这样单一的评价标准之下,理论型教师开始平步青云,实务型教师的声音却越来越小,直至完全失势。

  这真说到了要害,针砭了当下新闻教育中“科研压倒教学”“学术压倒实务”的现实。我当年读新闻的时候,老师中有很多是来自新闻业界、身上有着浓厚专业追求的老师,后来我们班上60多人毕业时大半去了媒体做新闻,正是受那种业界基因的感染。如今这种基因不断被稀释,新闻传播理论貌似越来越深刻,学术论文越来越让外行人看不懂,教出来的学生却对这个专业越来越无感。

  中国新闻教育移植自美国密苏里模式,强调“在做中学”,开始就带着实践基因。文人论政的传统中,新闻学界与业界是一体的,业界基因与学界基因相融。如余英时先生所言,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文士、学者、报人往往角色交叉混杂,文士、学者在报刊论政或兼职,报人在大学教书,新闻教育天然带着业界基因,与实践密不可分。上世纪80年代那波新闻系建系潮中,新闻教师主要来自媒体,教师多有丰富媒体从业经历。而随着新闻传播学成为大学一个独立的学术分支,新闻学教师的业界基因不断被稀释,随着带有实践气质的老一辈新闻学教授集体退休,学术化对职业化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在学科上“绿眼罩人”(媒体职业为导向)完全被“卡方人”(传播研究为导向)打败。

  那篇文章提到的一些现象在当下新闻教育中很普遍,比如提到新闻本专科实务教学质量每况愈下时,举了好几个案例。十余年前,某知名高校重量级新闻学者在学术会议上就公开谴责:“我们学院50多号老师,有十几个人逮着一门《传播学概论》抢得不可开交,而《新闻采访》竟然没人敢去上!”

  新闻专业精神不是一种本质化的规范,也不是学术研究可以抽象出的理念,而是附着于从业者身上的一种“惯习”和“活体”,作为一种缄默知识,学者总结出来的观念远没有作为实践的本身内涵深刻。技术、规范、伦理、写作可以用抽象的理论去传播,新闻专业作为“活体”,需要实践者言传身教去传授。学新闻的如果在大学缺乏这种“活体精神”之熏,新闻教育缺乏业界基因,真不能怪学生越学越不想做媒体,越学越对新闻没兴趣。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6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