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直播采访的“打开方式”

2019-07-09 11:17:13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上   作者:黄杨

摘要:  记者需要对自己的性格、话语、表情等特点有所了解,在不同的场景下,调整自己的采访姿态,选择不同的“打开方式”,尽量展现自己适合场景的那一面性格特点。

  天气热起来了,最近国内舆论场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热的新闻,如云南孙小果案、湖南新晃操场埋尸案、南阳水氢发动机、一些竞争公司之间的举报等。而热度之中,温度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6月21日,有媒体在对操场埋尸案被害人邓世平的儿子进行直播采访时,现场直播出镜记者的提问过程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有网友批评“记者没水平,说话没尊重别人的技巧”,像“审问犯人”,还有人说“这个记者的提问,真的分分钟让人想打他”,甚至出现了“我真的太气了,有没有同城把这个记者杀了”这样极端不理性的评论。也有支持者称“记者也是很尽责的,感谢记者为我们提供了面对面的采访”,有人说“当事人属于那种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记者就算提问得再一针见血,采访对象不愿多说,能怪谁?”

  在笔者看来,记者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共情,是引发这么大争议的重要因素。共情(empathy),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来的概念,也称为同理心、同感,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大致的意思就是感同身受。比如,我们知道当事人有亲人刚去世,知道也能感受到他的悲伤;我们看到一个人被刀刺伤,知道也能感受到他的疼痛。记者由此要选择合适的话语和姿态去面对采访对象,感受采访对象的情绪,并以此为基础,对采访进程进行合适的调整。

  从上述直播过程看,采访环境比较嘈杂,不时有车辆通过的声音,可以理解记者在提问时可能声音比平时要大一些,而从之前这名记者参与本次新闻事件的其他直播来看,他的说话风格可能就是这样的。但是,笔者看了这个直播视频,确实产生了一些不太舒服的感觉,特别是在对操场埋的骸骨“如果不是父亲”这个问题的追问让人感觉不舒服。

  涉及逝者和他的家人,在这样一种悲伤的语境下,记者追问的速度和语气过于直接和坚硬,而且对“不是父亲更好”这样一种比较好理解的心情,那样反复地追问让人感觉记者自身的情感敏锐度略显粗钝。

  而且在采访中,记者在提问时多次表达自己的“好奇”,同样让人对记者此时的心态产生一些疑虑。探究真相是记者的天职,没有好奇心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好记者,可以理解记者对出现这一新闻时的职业兴奋,也可以理解记者想做好直播,提问时面临压力,甚至采访对象的话不多带来一些无奈的“尬问”,但是凡此种种并不应该外现在情绪情感上。尤其是对失去亲人的采访对象的提问,应该是小心翼翼的、试探性的、低调的。

  由此可见,记者需要对自己的性格、话语、表情等特点有所了解,在不同的场景下,调整自己的采访姿态,选择不同的“打开方式”,尽量展现自己适合场景的那一面性格特点。就上述直播记者个人来说,他的声音是那种比较干脆清亮的,一旦语速加快,会给人一种活跃的感觉,甚至有些咄咄逼人,这与整体氛围格格不入,此时更应该放缓语速。

  文字采访时,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电视直播采访时,增加了单向受众;而在网络直播中,增加了的是可以双向互动的受众。

  因此,与文字记者采访不同,网络直播记者面对的不仅仅是采访对象,还有大量的网民。一方面,直播会更讲究画面感,画面传递出的姿态,包括语言、动作、表情、态度等,要考虑是否让被采访对象感受到被尊重、体谅、理解。另一方面,记者要与采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不仅要距离合适、视角平等、情绪正确,甚至穿着都可能成为槽点,需要谨慎对待。而在带有互动性质的直播中,后方编辑、微博编辑与前方记者随时进行直播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整偏差,也同样重要。

  (作者为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