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退档,退档,退档

2019-09-29 10:44:56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9月上   作者:黄杨

摘要:  北大在此次舆情事件中的应对方法值得反思。

  投档,退档;投档,退档;投档,退档……几个回合的拉锯被公开后,引发了舆论关注和巨大争议,北京大学最终决定补录来自河南的一名“成绩过低”的高考生,纳入面向贫困地区的国家专项计划。

  高考公平向来是人们关注的敏感点,此次又事关北大,事关高考录取规则,事关贫困生,三次退档背后的疑惑,可能的泄密“内幕”,让大众的神经高度聚焦,导致一张“退档流程图”让北大和河南省招生办陷入舆论漩涡。

  贯穿整个争议的关键在于,北大是否有权对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退档?但当退与不退都是权力的时候,如何把握规则与权力之间的多个分寸感,比如面对公众,面对考生,面对规则,措辞与应对的分寸不时呈现出一种推波助澜的态势。

  本次舆情在7月中旬高考放榜后爆发。8月8日,“退档”事件在多个社交平台传播。在知乎上,又有网友发帖,并补充事件背景。

  从网友展示的图片可见,河南省招生办曾与北京大学互相回文交涉,但北大方面至少三次用了完全一样的文字写明退档原因:“高考成绩过低,根据我校教学难度,若录取该生,考生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本着以人为本,为考生负责的态度,特向贵办申请退档。”

  从面对公众的角度看,事件发酵后,持续几日成为网民关注热点,不过北大并未选择在第一时间回应,在舆论的压力下,于11日下午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回顾退档过程,承认退档处理过程“存在不合规之处”,招生办公室的退档“理由不成立”,并表示招生委员会决定按程序申请补录已退档的两名考生。而这一微博声明的评论,在本文截稿的8月29日,有9000多条,均无法看见。

  在退档和补录的过程中,北大的回应呈现出对规则解释的不够慎重,而背后则被一些网友称为显示出“权力的傲慢”。

  从面对考生而言,2019年,北大在国家专项计划中向河南本科批计划招生18人,其中理科8人,该生考了536分(高出一本分数线34分),在国家专项计划中填报了北京大学,也是第一志愿报考的理科第八位,遂被投档北大。

  诚然,高校在进行招生分配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退档的59字原因,面对河南省招生办的推荐理由,连续两次快速重复了第一次退档时的说法,一字不改,不知是否惯例,也可能有难言之隐,但这一做法,显示了在面对考生尤其是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粗疏做法。

  从面对规则而言,考生被提档,表明已经满足相关要求,北大事后也承认“达到了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符合录取条件”,那么北大招生办对高考成绩高与低的自由裁量权式的解释就显得过于简单,而且从提档与退档记录看,这是“需要详细说明的其他原因”。

  但是,北大的声明并未就招生办公室退档时为何和如何做出相关理由的判断加以说明。就退档措辞而言,考生入校后可能因为教学强度而完不成学业被退学,这种推测性的解释,似乎经不起推敲,北大连培养一名虽然分数相对低一些,但是超过国家一本线的学生顺利毕业的信心和条件都没有了吗?更何况后面还紧跟着一句“本着以人为本,为考生负责的态度”。其实,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高校不应该知难而退,而是应该考虑如何能让通过此类录取的考生更好地融入未来教学安排,跟其他同学一样成长,才是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应有之责任与义务。

  目前,河南省招生办已要求对“疏忽大意”导致退档流程图“无意泄露”的情况进一步调查核实并依规依纪进行处理,但北大未表明是否会进一步调查“不合规”的退档过程和处理写出“不成立”的退档理由的相关责任人。

  更重要的是,北大的声明并未解释到底是什么环节不合规。这也会带来另外的问题,下次会不会在招生退档过程中,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谁来监督?

  “北京大学在河南招生的最低线是680分、690分左右,你530多分来了能跟得上吗?跟不上的话,跳楼的情况都有。”北大一招生人士在表达退档没问题的同时,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而这一担忧背后的心态,耐人寻味。

  (作者为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9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