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网络科普达人科普面面观

2019-10-30 11:33:43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0月下   作者:王大鹏

摘要:  如果科学传播研究与“接地气的”科学传播现实无关,将难以产生有生命力的学术。

  传统上,我们会发现那些非常善于做科普的人往往都是著名的科学家,比如卡尔·萨根、斯蒂芬·霍金、斯蒂芬·杰·古尔德、珍妮·古道尔、布莱恩·格林,等等。这些科学明星紧紧抓住公众的想象力,利用他们巨大的影响力来激发新思维,驱动科学争议,强化公众的理解,推动社会运动并影响政策的制定。他们改变了研究人员获得科学关注和公众关注的传统方式。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罗伯特·K.莫顿(Robert K.Merton)认为,传统上个体科学家名誉完全建立在科学领域内部,因为科学家只有在发表的研究成果被同行们验证之后才能获得认可。他们的研究工作做得越好越多,在科学界的名声和地位就越高。但实际上,这些明星科学家们的名声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科学界之外。应该说他们促成了一种新的亚文化,即科学明星文化。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勃兴,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走到公众的视野之中,他们把自己的学识以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受众,这种新的科学明星文化愈发得到了彰显,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科普的发展。正如某些科学传播研究者所论述的那样,科学传播已经不再是少数“明星科学家”的保留战场。它是由各种各样的全职传播者(与许多热心的志愿者一起)组成的领域,无论是那些转向全职传播的科学家,还是来自其他领域的专业传播人士(如公关人员),或是越来越多的经过专业科学传播训练的个体骨干。

  因为研究旨趣的关系,近年来我与合作者一直关注科研人员从事科普的相关研究,开展了一系列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我们发现网络科普达人确实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象。他们有一些仍然从事着科研工作,而有一些则完全跳出了科研领域,全职致力于科普,甚至把科普技能发挥到了极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过去那种认为科研做不好的人才去做科普的论题,当然在某些人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萨根现象的魔咒。

  这些网络科普达人利用各种平台把自己的科学专业知识以及对科学的理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用户,自发地形成了一种科普氛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公众获取科技知识的传统方式(搜索引擎),用户们在遇到某些科学或科普相关的话题时会主动地通过自媒体咨询网络科普达人。“两微一抖”成为这些网络科普达人开展科普的新战场,也激发着公众对科学的热情。

  我们经常说科普是一门艺术,做得好科研的人未必做得好科普,在这些网络科普达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科普的艺术,也能够看到他们对科普的执着和努力。然而,对这些网络科普达人群体科普经验的研究则相对匮乏,这一方面是因为实践科学传播的人与分析科学传播的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在科技公共传播网络中,科学传播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而且人们确实长期担忧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网络科普达人长期游离在主流科普圈子之外,他们以某种特有的标签活跃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上,自成一格,甚至有时候会遭到主流科普圈子的批判,认为他们为迎合粉丝而歪曲了科学,贬损了科学的形象。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确实有一些借科学之外衣而行伪科学和非科学之事的现象,但是如果科学传播研究与“接地气的”科学传播现实无关,将难以产生有生命力的学术。

  可喜的是,新近以来,一些网络科普达人开始反思各自在科普方面的得失成败,因为对他们来说如何获得用户和粉丝的青睐是佐证他们的科普成败的一个重要指征,这是一笔财富,也是值得科普研究人员深入考察、记录的现象。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深入地融合,才有可能产生出取得较好成果的科普内容,也才能带动更多的人从事科普这项工作。

  (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0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