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重提使命感

2019-11-27 16:50:35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1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使命感是媒体发展的“稳定器”。

  偶然看到一个关于BBC(英国广播公司)的案例,很受启发。这个案例是被用来诠释“领导情商”的,给我的启发却不仅仅在于情商。

  很多年之前,BBC曾经设置了一个部门,但这个部门是被作为“实验品”设置的,一旦使命结束,就要撤掉。该部门的200多名编辑记者对此并不知情,他们全身心投入,取得了不错成绩。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它在“实验结束”后被撤销的命运。

  这一天终于到来。BBC高层派来的主管给员工开会,宣布部门撤销的决定。然而,这个领导在讲话中,对竞争对手大唱赞歌,说他们做得多么好,仿佛撤销这个部门是因为他们的成绩不行。这一下子引爆了本就愤愤不已的员工,结果那位主管后来是被保安保护着出去的。

  第二天,BBC派出另一位主管,再次向员工们传达撤销部门的指令。这个主管强调的是新闻人的使命感,“没有人是为了发财而干新闻”,这个行业的工资并不高,也不稳定。同样是宣布坏消息,这个主管的讲话,却赢得了员工们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件事被作为“领导情商”的典型案例收入了一本书中。然而,真的是情商高低那么简单吗?如果没有“新闻人的使命感”的土壤,即便第二个主管情商再高,恐怕也很难说服满满一大屋子记者编辑。

  使命感,是新闻人必须有的东西;有的时候,我们称之为“新闻理想”。虽然随着调查记者的日渐衰微,这个词近些年没大有人提了。

  入行之初,就听说过这样的话:想当官就别干新闻,想发财也别干新闻。即使是央视“名主持”,如果不出去走穴赚外快,想发财也很困难;至今坚守在新闻战线的白岩松,貌似也没怎么发财。至于当官,恐怕也得跳出新闻这个行业才成;否则,即便你贵为台长、总编,在本台、本报发稿也只能署个“本报记者”。给台长、总编大人的署名,大概是最能体现报纸、电视“脱离官本位思想”的地方吧。作为传统媒体人,我还是经常为这一点自豪的;除了媒体,你在其他机构很难找到这种“版面上的平等”。

  然而,所有的自豪感和人的情绪一样,是伴随着事业的兴衰而浓、而淡的。传统媒体人的这种自豪感、使命感,随着新媒体的冲击和传统广告的没落也有越来越淡的趋势,甚至有消失殆尽的危险。是“重提使命感”的时候了。

  使命感对抗的,是物质追求,是消极情绪。物质追求是必须的,没有物质,人就无法生存,新闻人就难以立足。但物质是唯一的追求吗?我比较佩服白岩松,和他同一时期出名的“名主持”,下海的下海,经商的经商,教书的教书,当官的当官,似乎只有他还在默默坚守。央视工资高吗?应该也不低,但和白岩松的名气相比,又低得很。他的坚持,不是因循守旧、不想改变,而是在坚守一种信仰。

  物质追求之外,总得有点荣誉感、自豪感,总得追求内心的满足感。单纯物质追求的结果是,即便你得到了,发现自己还是和从前一样,并无什么改变。

  消极情绪也需要通过增强使命感来“对症下药”。使命感不是虚的东西,它体现在每一行文字、每一帧视频、每一幅图片中。

  一些新闻人之所以存在消极情绪,与缺乏“效果反馈”有关。这种情绪的另一易发人群是大学老师。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绪,是因为老师们教给了学生知识,却无法得到及时反馈——简单点说,他们不知道学生到社会上以后,这些知识有没有用、管不管用。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让他们容易消极,甚至抑郁。克服的方法,是建立一套反馈系统,让老师们能够及时知道自己的工作有没有效果。

  克服新闻人的消极情绪也是如此,要让编辑记者们知道报道的效果:这篇报道帮山区百姓脱了贫,那篇报道帮市民解决了困难……这种效果反馈即便不能刊发,也要进行内部梳理、总结乃至表彰,这是培养媒体人使命感的最佳渠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命感是媒体发展的“稳定器”。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1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