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网络流行语十年之变

2020-01-20 17:06:30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月下   作者:易艳刚

摘要:  变动不居的网络流行语,恰似一串时光印记,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时代与社会变迁的线索。

  网络流行语是数字时代的一种文化符码和社会现象。与日常所用的规范汉语不同,网络流行语“语法”自成体系,且所指一直处于流动与漂浮状态。它们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不同时期的流行语各不相同,有些热词从爆红到过时仅有几天时间。不过,变动不居的网络流行语,恰似一串时光印记,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时代与社会变迁的线索。

  近些年,商务印书馆、《咬文嚼字》杂志以及一些媒体等,每年都会评选十大网络流行语。在各版本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中,《咬文嚼字》发布的版本相对更专业和公允。适逢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结束,将过去十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进行比较,能有一些颇有意思的发现。

  过去十年《咬文嚼字》评出的十大流行语,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热门网言网语,如2010年的“给力”和“神马都是浮云”;二是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带火的词语,如2016年的“洪荒之力”和“小目标”;三是网络流行的生活方式,如2017年的“尬×”“怼”和“打call”;四是影视、综艺衍生梗,如2019年的“××千万条,××第一条”和“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五是主流媒体上高频出现的时政词汇,如2017年的“不忘初心”和2018年的“命运共同体”。

  稍加梳理就不难发现,过去十年网络流行语演变的第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网味”越来越淡。2010年至2014年间,像“拼爹”(2010)、“伤不起”(2011)、“躺着也中枪”(2012)、“土豪”(2013)、“萌萌哒”(2014)等纯正的网言网语,占比至少在六成以上。但最近五年,这种带有浓郁“网感”的词已不足两成,上榜的词语大都比较“正统”。

  出现这种现象,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近几年不少专家认为网言网语不符合语言规范,“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一些媒体对使用网络词语方面也有所限制,影响了网络流行语在主流语境中的传播。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即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厌倦无厘头的网络语言,他们像当年抛弃“火星文”和“杀马特”一样,失去创造新网语的动力。

  网络流行语演变的第二个重要趋势,是“硬时政”话语大行其道。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的30个网络流行语中,稍稍能与主流话语搭接的仅有“最美××”(2012)一例。但自2013年起,“中国梦”“新常态”“打虎拍蝇”“获得感”“互联网+”“工匠精神”“供给侧”“区块链”等时政词语先后上榜,让网络流行语有了鲜明的主流印记。

  这种微妙的变化,直观地反映了十八大以来的政治生态和舆论生态。主旋律语词成为主流,既显示了政府和主流媒体高超的“造词”能力,也说明公共政策领域的“守正创新”一直处于进行时状态。从这些网络热词的变化,基本能掌握一段时期内公共政策的重点和亮点。

  第三个演变趋势是国际热点向国内“倒灌”。作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流行语通常带有鲜明的本土色彩,与国际热点鲜有交集。在2018年以前仅有一例,即2014年的“失联”(马航事件)。但在最近两年,习近平倡导的“命运共同体”、描述特朗普接连退出国际组织的“退群”、中美经贸摩擦中的“霸凌主义”都在“十大”之列。

  当技术与政治将整个人类社会从“地球村”变成“命运共同体”,国际热词的流行自然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中国必然出现的社会图景。这与《牛津英语词典》等越来越频繁地收录中文词道理相似。但是,这种交叉与跨界,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格局日益复杂的一种表征。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分析了十年之变,从使用者角度来说,我们当然还是希望网络语言能在个性与主流之间找到平衡,也希望全社会对网络语言有更理性的认识。

  (作者为《新华每日电讯》评论部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