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软谣言”的威力来自收割流量的动力

2020-04-27 16:51:27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4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自媒体的流量生意越做越精,收割流量的方式也越发隐蔽高级。

  营销号为了流量有多拼?最近一个庞大的自媒体矩阵在疫情信息传播中“脱颖而出”,让人震惊。《疫情之下的××国:店铺关门歇业,华人有家难回,华商太难了!!》,将××随意替换成俄罗斯、乌干达、莫桑比克、柬埔寨、土耳其等数十个国家,一篇网络爆款文章标题立即生成。内文中,再把故事主角随机改为某小姐、某先生,一组“海外华人好难”系列文章即时完成。

  倘若你只看到其中一篇,相信文章内容还有不小的吸引力。紧贴形势,故事体,还有细节,标题虽然有些情绪化,但内文文风还算平实,描绘了海外华人在疫情吃紧的状况下生意生活受影响的状态,不失为一篇不错的自媒体报道。然而,当搜索标题关键词时,才发现是批量复制的虚假文章,伪原创、伪现场、伪故事,运用真低级的洗稿模式,组成了千篇一律的“华商真难”系列。这一情景大概和正吃着辣条的人看到了肮脏的生产车间一样,低品质食物连最低的食品安全标准都达不到,就像低质内容突破了真实底线后又突破了职业道德底线。

  翻看千篇一律的标题、正文,令人啼笑皆非。为什么自媒体领域“人才”如此辈出?这样的炮制手法也运用得炉火纯青。经查,这些账号的运营主体隶属于同一人控制的三家公司,公司所在地是福清,三家公司手下控制账号六十个,基本上命名为“掌上××”,××同样是不同的国家名字。其流水线工作模式被不少网友称为“自媒体界的莆田系”“福清系”。莆田系的厉害之处在于遍地开花、隐蔽性强,安能辨其是“三甲”还是“三无”?福清系在自媒体领域也算战绩不俗,相比较可直接拆穿的谣言,这种表面伪装成个人故事、实际是批量炮制的“软谣言”,不易察觉。倘若它没有批量生产重复率极高的文章,或者洗稿造假的手段再高明一些,信息差打得再高级一些,被发现的可能性就更低。

  尽管这种编造散布谣言,谎报疫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可被处以拘留及罚款,甚至判处有期徒刑,但法律惩治谣言存在一定滞后性,谣言的危害可能已经形成。如果手段操作再升级的话,恐怕单纯用司法手段惩罚并不能与其恶劣影响匹敌。况且,即使不那么令人信服,多数人也会选择一笑而过。毕竟是海外信息,和我们生活相关度不大,也没有那么快能证伪,也没那么多人在意真伪。

  真假信息的较量就这么残酷。一篇真新闻经过层层采编、审核、发布,最终到达读者面前,一路倾注不少人的心血;而一篇假消息只需三分钟就可以炮制出来,传播效果还可能好于真新闻。在疫情报道中很容易发现,我们的信息渠道是多样的、可选择性超强的,而很多人并不具备良好的信息渠道组合能力,这意味着,假如我们不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使只看深度新闻(包含真正的深度新闻和形式上的深度、内容上的低质信息),也无法获知事件全貌。这就给假新闻、假信息流传预留了空间,除了基础信息,个性化和小众领域的信息辨别变得异常困难,常常缺乏印证的渠道,尤其是在海外新闻这种来源不多、信息量也少的新闻领域。

  而自媒体矩阵运营公司却很勤奋,从最初简单的谣言、笨拙的“震惊体”,已经逐步演变到有故事有细节的深度报道式谣言、特稿式谣言,更加吸引人、更易引起共鸣。流量生意越做越精,收割流量的方式也越发隐蔽高级,这是尚坚持职业道德操守的官方媒体、正经媒体所不能比拟的速度。除了模式化运作、流水线生产,自媒体内容也实现了写作技艺上的升级,对流量的无限渴求正是自媒体公司“进步”的不竭动力。

  这起事件将一些低质自媒体的难看吃相、钻信息不对称空子的“鸡贼”做法暴露无遗,可能造成知情人对自媒体产生一些抵触心理。但实际上,知情人并不多,大型内容生产公司舍小号保大号的策略屡试不爽,即使现在全军覆没,未来也能卷土重来,这是有“成功”先例可循的。所以,我们拿什么去对抗自媒体收割流量的强劲动力,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4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