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战“疫”前线女院士的初心与使命

2020-06-15 11:24:29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3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从当年的“赤脚医生”到抗疫的“最美逆行者”,李兰娟带着“极端的负责任”和“极端的热忱”,一路走来,奔向前方。

  李兰娟在央视新闻“遇见你”的人物特写中被称为“连轴转”的老太太——这位已经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战“疫”的最前线经常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被同行称为“中国脊梁”的李兰娟,成为继钟南山之后又一位感动中国的院士级人物。

  宅在家里刷朋友圈的日子里,我很好奇这位女院士的身世。相关的报道中,这位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让我印象深刻。从小家境贫寒的李兰娟高中毕业后回乡做了代课老师,教了三个月书后,村里组建农村合作医疗,因为李兰娟会针灸疗法,大家都希望她来做合作医疗的“赤脚医生”。“当时真的很矛盾。代课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是24元,相当于每天能有8毛钱,而‘赤脚医生’每天只有5个工分,相当于1毛钱。收入相差甚远,家里日子又捉襟见肘。但对医学的挚爱,让我无怨无悔地选择当‘赤脚医生’。”

  山村的“赤脚医生”并不好当,资金有限,设备简陋。为了节省开支,李兰娟与几位懂草药的乡亲一起跑到山上采草药。半年多时间里,她认识了几十种药材,哪些能治疗伤寒,哪些能用来消肿,哪些能用来敷跌伤,她都记得清清楚楚。零成本的草药不仅节省了合作医疗的开支,而且效果不错,很多村民在喝了李兰娟煎服的草药后康复了。全村400多户人家,只要哪家有人生病,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深更半夜,李兰娟都会上门诊治。有一次,村里年轻媳妇分娩,李兰娟也硬着头皮当起了临时“产科医生”。

  “赤脚医生”在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指没有固定编制,一般经乡村或基层政府批准和指派的有一定医疗知识和能力的医护人员,受当地乡镇卫生院直接领导和医护指导,他们的特点是: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的农村基层兼职医疗人员。

  “赤脚医生”对于我这样的50后可以说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包括当时一部热映电影《春苗》中的插曲“千家万户留脚印,药箱伴着泥土香”都曾风靡一时。上世纪70年代我当知青时,曾在生产大队的医务室住过很长时间。而当这些往事浮现于今天战“疫”的关头,面对一路走来的李兰娟,经验和理性告诉我们,中国底层的医疗体系和防治水平更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换句话说,今天的“赤脚医生”怎么样了?

  因为,在全世界都盯着武汉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的文章《最后一道防线:缺乏保护物资的农村》引起了我的注意。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一名村医告诉记者,在这场防疫战斗中,他领到的“武器”是2支水银温度计、一包口罩、100毫升酒精。类似乡村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湖北仙桃市,两层一次性口罩、一个白大褂,就是村医陈代林抗击这次疫情的装备。前来测体温的村民穿着棉睡衣,有的没戴口罩,他们从武汉打工回来。

  回到我们的主人公李兰娟。这位当年的“赤脚医生”成为院士级的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时,她在“非典”过后的这些举措至今被传为美谈:在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期间,实施农民健康工程,重点抓了三件事:一是每两年为农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二是全面推进浙江的合作医疗,当时每人每年40元,病人选择在社区看病,可以报销50%;三是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当年村民每人每年支出15元,可以享受责任医生免费上门服务4次。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用两个“极端”高度评价了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从当年的“赤脚医生”到抗疫的“最美逆行者”,李兰娟也带着“极端的负责任”和“极端的热忱”,一路走来,奔向前方。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3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