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网民获得感之下的“媒体存在感”

2020-06-16 14:57:41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5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现在的媒体公众号几乎还是把渠道和粉丝作为法宝,这种状况恐怕不能持久,真正的利器是内容。

  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谈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互联网应用与群众生活结合日趋紧密,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应用降低了互联网使用门槛,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在线政务应用以民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日常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网络购物、网络公益等互联网服务在实现农民增收、带动广大网民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中发挥了日趋重要的作用。

  这一现象,对几乎蜕变为“网络人”的媒体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网民的获得感事实上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播、短视频、微信等方式,人人可以参与,而且可以通过带货、销售直接获得收益;一个是在线政务的发展,原本需要来回跑很多趟的事项,用手机就能办理,省事多了。

  一个增(增收入),一个减(减麻烦),网民的获得感大为提升,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正如一位时尚界人士所言,“未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15分钟”,自媒体让这个“未来”到来了。在我的家乡,一个山区县,不经意间就冒出了好几拨网红,在小县城住了一辈子的乡亲竟然有了几十万抖音粉丝,堪称奇迹。只要合理利用,这不是什么坏事情。

  然而,对媒体而言,这似乎不是什么好事。网红越多,媒体就越缺乏存在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红即媒体,他们自带流量,不需要媒体这个平台来带动流量。

  虽然两者的路数不同,内容更是大相径庭,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媒体的存在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受众的注意力决定的。网红等自媒体吸引的注意力越多,受众可以“分给”媒体的注意力就越少。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此消彼长。

  这是媒体需要认真应对的一种局面,要发动“注意力攻坚战”,把受众的注意力夺回来。

  媒体其实不必排斥网红,更不必排斥直播带货等新兴形态,而是可以积极作为,投身其中。央视为湖北组织的带货直播,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和网红李佳琦的直播带货组合,看上去也毫无违和感,广受粉丝欢迎。

  另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恐怕就是在线政务会对媒体带来多大的影响。

  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个令媒体人始料不及的情况。为了保证复产复工、做好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等部门纷纷推出(或者利用原有的)微信服务号,通过扫码、打卡等方式为防控疫情和复产复工服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些服务号,很多人“不得不用”,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粉丝,动辄以百万计。

  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基本都是订阅号,每天都可发布信息,甚至可以每天多次发布;服务号在信息发布方面受很大限制,主要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每个月只能发布4次信息。这让它的媒体性质打了折扣。

  虽然如此,这些服务号的媒体属性也不可小觑,毕竟它的受众基数太大了。而每个月4次的信息发布,对一般单位而言已经足够。既有足够的粉丝基数,又有能够满足基本需要的信息发布次数,它会不会也和网红之类的自媒体一样,完全抛开媒体呢?

  这种可能性不能轻易否定,媒体人必须想招儿应对。以前,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号粉丝少,影响力弱,发布渠道受限,不得不求助于媒体。这时候,很多传统媒体旗下的新媒体采用的完全是“复制+粘贴”模式,以“快”为第一选择,除了形式上更新颖一点,对内容几乎没有任何提炼。在这些机关单位服务号粉丝数量很少的情况下,谁能把重要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最多的粉丝,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以后再这么搞,恐怕要砸饭碗了。粉丝从服务号上看到了相关文件,再从媒体公众号上读一遍,有必要、有可能吗?以前,媒体公众号的利器在于渠道,所谓渠道,直白点说,就是粉丝多。服务号的粉丝比你还多,你这个“利器”自然就成了“钝器”。

  现在的媒体公众号几乎还是把渠道和粉丝作为法宝,这种状况恐怕不能持久,真正的利器是内容。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5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