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洪灾美学与灾难消费

2020-08-11 11:22:26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7月下   作者:易艳刚

摘要:  在一些媒体和自媒体眼中,流量的价值次序优先于新闻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主导媒介议程的关键因素。

  媒体该如何恰当地报道洪灾?最近有几个反面典型:有媒体航拍鄂州洪水中的观音阁,起名《水上阁楼》;连日暴雨导致浏阳河与湘江汇流处“泾渭分明”,结果以“鸳鸯锅”之名冲上热搜;九江防汛形势严峻,地方媒体惊呼“庐山瀑布现‘飞流直下三千尺’景观”;洪水穿过街道涌入乌江,被描述成“贵州暴雨,街道出现瀑布景观”……

  这些报道与洪灾之间的违和感,源于表达艺术与新闻真实的反差——据应急管理部消息,截至7月10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已造成27省份3385万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195.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3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298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95.9亿元。在这些数据面前,“洪灾美学”是不合时宜的。

  “洪灾美学”的提法,是近几年备受争议的“灾难美学”一词的衍生品。“灾难美学”的概念,由学者唐小兵在《中国的灾难美学》中首次提出,指的是“一种灾难之后的政治美学,混合着政治艺术、道德表演和意志张扬的成分,将受难者的真实境况置于次要地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同情和具体的冷漠,是一场公众集体性的媚俗艺术”。

  在关于洪水、地震等灾难的报道中,我们时不时都能看到“灾难美学”叙事。最典型的案例是,2008年重庆《旅游新报》曾以“废墟重生”为主题,让几个衣着暴露的美女模特涂上假血,在一片虚假的废墟背景上凹造型、拍写真。当时,那一组“美照”招致如潮批评,《旅游新报》还因此被重庆市新闻出版局给予停刊整顿的行政处罚。

  当今时代的“灾难美学”,通常不会像十几年前那样露骨,但也有一些新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进入“流量为王”的社交媒体时代,从主流媒体到自媒体都难免被流量思维所裹挟,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新闻职业规范和媒介伦理的坚守。如果对灾难事件的唯美表达能够吸引网民点赞、转发、评论,很多媒体和自媒体都会毫不犹豫地跟进。

  以此审视近期的“洪灾美学”报道,不难看出其实质是一种“灾难消费”。在一些媒体和自媒体眼中,流量的价值次序优先于新闻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主导媒介议程的关键因素。灾难本身往往是晦暗的、黑色的、沉重的,不仅难言“美观”,有些画面甚至会被流量平台限流。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灾难消费”中,灾难报道逐渐失焦。

  与美化灾难类似,如今的“灾难美学”还时常打着“正能量”的旗号。在最近的洪灾报道中,以抗洪战士舍生忘死、前线人员日夜不歇、群众感恩抗洪英雄等为主题的报道,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值得强调的是,这里并不是否认“正能量”报道的价值,而是对这种叙事导向的负面效应提出预警。比如,最近就出现了将恩施消防救援支队救援培训的视频说成“15名党员率先跳入水中封堵管涌”的乌龙事件。

  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最理想的效果是“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灾难报道最大的价值,是激发职能部门和公众的反思,避免重蹈覆辙。而“灾难美学”以一种比较隐蔽的形式,以煽情渲染替代了对灾难本身的关注、对真相的追问,这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公众的批判、反思的能力,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的。?

  (作者为新华每日电讯编委、评论部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7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