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不得不防的三种心理学现象

2020-12-16 10:56:27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1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从记者采访的角度来说,要防备迎合心理、从众心理和“受害人的误判”三种心理学现象。

  新闻从业人员要懂点心理学。在高校,甚至很有必要开设类似于新闻心理学、受众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新媒体时代,这种需求更迫切了。很多好的内容,因为在传播形式上缺乏对受众心理的把握,从而“叫好不叫座”——明明质量上乘,却没有相应的点击量和影响力。

  这种需求,并不是新媒体时代才有的。只是在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记者怎么说,受众就怎么听,即便不满意,也没有什么渠道可以向记者反映甚至辩论;现在不同了,记者、编辑一不小心,就会“好心办坏事”甚至出现错误,受众能用各种办法和你吵翻天。

  从记者采访的角度而言,以下三种心理现象,是不得不防的。

  第一是迎合心理。

  有一个山村,风景优美,十几年前就搞起了“农家乐”,生活相对周边来说,是比较富裕的。最近一两年,有旅游公司投资建了景区,环境“更上一层楼”,当地政府便把这个项目作为重点,向外推介。

  为了表现新风新貌,记者容易落入的一个误区,就是用“过去不好”,来衬托今天的好。其实这个村以前不穷,而且远近闻名,但“以前比较落后”的素材,总是能找出来的。

  一不小心,记者就进入了“迎合心理”的误区。如果有意无意地问“当年的穷困面貌”,被采访对象一定会恍然大悟:“哦对,记者想要这个。”即便在富裕村,找出一些表现穷困的图片、细节、个例也不困难。进了“迎合心理”的套子,写出的稿件,就容易缺乏说服力。

  原来做“农家乐”服务员,收入并不低;现在在景区做清洁工,收入稳定。记者问采访对象的收入对比,也容易“被迎合”:“以前收入不稳定,有时候没有收入,现在每月收入很稳定。”这样的话很正确,但未必是村民的真实想法。“农家乐”收入虽高,但属于粗放管理,对环境影响大,很多被取缔了。让村民从“环境既得到改善又能有稳定收入”的角度谈谈,显然比单纯谈收入要好。

  迎合心理,很大程度上源于“主题先行”。这种采访方式,有时的确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不利于反映社情民意,不利于真实情况的上传下达。

  第二是从众心理。

  有的稿件失实,并不是“采访失实”,采访对象怎么说,记者就怎么写,采访环节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采访对象身上。

  很多事件,是采访对象搞错了,记者没有进一步调查核实,导致差错。采访对象之所以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种因素,叫做“从众心理”。比如一辆汽车撞人后逃逸,汽车明明是白色的,目击者一开始也认为是白色的;但周围的人都说是红车,他也会不自由自主地说成是红色。

  很多科学实验都表明,在众人的压力之下,人会做出“从众”的选择,而不是坚信自己最初的判断。这种心理,也是需要注意的。

  第三是“受害人的误判”。

  这种情况,更多地出现在一些错案当中,记者的采访很难深入到这种程度;但无论如何,了解一下这种心理现象,知道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有助于克服记者对事件判断“非黑即白”的倾向。

  国外有一个例子,非常典型。一女性遭到男子侵犯,事发突然,她十分惊恐(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记忆出现偏差)。报警后,警察根据该女子对嫌疑人相貌的描述,很快抓获了一名男性。该男性是一名电视台主持人。调查表明,案发时,他正在进行直播,没有作案时间。

  原来,事件发生时,该女子正在家中看电视,女子看到节目中的主持人,惊恐之下产生了错乱。事实上,她并没有看清嫌疑人的真实面貌,而电视主持人的形象却进入了脑海。

  人在情绪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大脑受到刺激,容易出现“眼见未必为实”的情况。他说的都是真心话——起码他自己认为是真的,但未必是事实。懂了这一点,有助于记者理解错案为什么会发生;在稿件写作过程中,也会更加中立,避免过强的感情色彩。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1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