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面向生活,避免评论的过度反思

2021-04-14 15:30:31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4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多在生活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而不是在抽象逻辑中陷入概念内卷。

  看哲学家陈嘉映的书,多处谈到当下社会中的“过度反思”。他引用威廉斯的话说,无所不在的反思会威胁和摧毁很多东西,因为它会让原本厚实的东西变得薄瘠。他举了个案例说,一只老虎扑过来的时候,我把老虎打死,这个时候我不是在捍卫一种价值,我是在捍卫我自己的生命,在捍卫我的身体。由于我们处在一个反思的时代,甚至是过度反思的时代,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从很高的理念层面上讲出一番道理,但有些事情很基本,拉到很高的理念层面上来讨论,反而越绕越糊涂,例如老虎扑过来,你首先是奋起自卫。我们并不是永远都能够靠对话沟通来解决争端。

  这段话让我想起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也很反感那种过度反思导致的混乱,提出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痛苦不堪。他说过一段常被引用的名言:一个人陷入哲学混乱,就像一个在房间里想要出去又不知道怎么办的人,他试着想从窗子出去,但窗子太高;他试着从烟囱出去,但烟囱太窄;其实只要他一转身,就会看见房门一直是开着的。

  过度反思在评论界很普遍,常表现为脱离事实本身的过度阐释。比如春节后刷屏的“独居女孩浴室求生”一事:一个北漂女孩,独自一人租房居住,除夕凌晨洗澡时,卫生间门锁坏掉,被困在浴室里长达30个小时,这漫长的时间里,她与饥饿抗争,敲击水管求援,靠自来水维生。然而除了她的猫,没有人伸出援手。最终,一个素不相识、同样滞留在北京的陌生年轻人救了她。

  舆论和媒体对这件事有很多关注,又是报道刷屏,又是各种评论反思,反思城市孤岛和城市冷漠、女孩独居问题、单身、虚拟社交、过度追求安全带来的隐患,等等。

  这就属于过度反思。其实这纯粹是一个无数偶然巧合叠加的小概率事件,只是一个个案、意外事故,并没有普遍性。只不过因为这事儿发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生在白领身上,还是春节这样的时段,北漂、独居、浴室、求生、无人应答的戏剧化叠加,让惊险“经历”迅速出圈,并在传播中生产出一种情绪。

  极端意外,跟“女孩独居”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带了手机,如果浴室不那么封闭,如果门不那么设计,如果空间稍大一些,如果不是过年而像平时那样经过楼道的人多一些,都不至于这样陷入绝境。像这样漂在城市独自租房的人太多了,有几个遇到过这样的绝境?拿这事儿说“现代城市人冷漠”也很牵强,报道说有人经过时听到女孩的呼救但没有报警,可能是经过的人靠自己的想象力无法理解这种“绝境”,想象不到被反锁在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没有介入。至于说“过度追求安全而带来隐患”,也站不住脚,追求安全有什么错呢?把门锁好不是基本的安全吗?谁料到竟被这样反锁并成为孤岛呢?

  归因于女孩“单身”或“独居”,更是扯淡,合租的问题少吗?合租就没有这种分开的问题吗?结婚后的家暴少吗?结婚后长时间出差一人独处的情况少吗?只是一个个人意外,但闲人太多,围观者太多,反思者太多,“道理”不够用,作为“意外”本身的解释,满足不了那种猎奇和流量欲望,便有了泛滥成灾的过度反思。相比对一件小概率意外经历的关注,这件事真正反映出的现实镜像、真正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是关心那些无助的老年独居者。年轻人在城市选择独自租房,这是年轻人的自由选择,没什么问题,真正成为问题的是那些孤独的老人。一个年轻人遇到这种“绝境”,尚能想到一些方法去应对,让自己获救,如果是独居的老人,这种绝境多么可怕?诸多调研都提到过老人“孤独死”这个社会问题。

  如何防止过度反思?陈嘉映开出的药方是,停下来,跟自己的经验对勘,不能只循着道理去反思。跟不那么好反思的人交谈,多与人交流,用厚实的生存托起反思,否则反思会飘起来。我的理解就是,多面向生活,在生活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而不是在抽象逻辑中陷入概念内卷。不能“手拿孤例包打天下”,道理要能回到生活的常识和经验。想清楚什么是个案、什么是常态、什么是真问题、什么样的独居才是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面对沉重的生活,而不是哲学思辨。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4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