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电视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闹综艺

2021-04-14 15:37:12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4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知识分子闹综艺实际上是电视文化热的延续,是一种更适合“后浪”口味的传播呈现。

  《奇葩说》《十三邀》《吐槽大会》是时下网上热播的以“说”见长的节目,其中三位知识分子的出圈尤其令人刮目——刘擎在《奇葩说》第七季里金句频出,罗翔在《十三邀》里的自省引人深思,许知远在《吐槽大会》上的文化梗也引发了不少热议。

  知识分子闹综艺堪称电视知识分子“后时代”的转战沙场,开疆辟土,所不同的是:当年对以余秋雨、于丹为代表的电视知识分子的诟病,在今天的知识分子闹综艺引起的热议中没有重现。即使是对从著名学府走出来的“丧丧”的李雪琴,人们的态度(包括知识分子的态度)也颇为达观和宽容,甚至政府主管部门聘其为环保行动的代言人。

  十年前,出于对电视知识分子问题的学术兴趣和参与其中,我们申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研究课题——“电视知识分子”,并于2012年出版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的项目《电视知识分子》。洋洋30万字的专著从出场语境、经济动因、媒介呈现等多方面探讨了电视知识分子闪亮登场的前世今生。窃以为,该书的一些基本观点仍然适用于今天人们看待知识分子闹综艺这一媒介现象和文化现象,比如:“拒绝电视”是缺乏当代媒体观念的前“电视时代”知识分子的行为,这类知识分子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缺乏公共关怀的;像布尔迪厄、萨义德这样的学术大师,在对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进行猛烈抨击时,并没有妨碍他们利用媒体发出知识分子的独特声音;提高电视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内涵的关键之一,恰恰在于应该给知识分子提供更多的在电视上出镜的机会,将学术话语变为电视话语。

  与若干年前遭到吐槽的电视知识分子的“卖弄知识”“故作高雅”不同,今天闹综艺的知识分子一上来就是一副与凡夫俗子马路边上一起撸串的架势。这非常讨巧——因为撸串不是简单地为了填饱肚子,重要的是和谁一起撸,是聊了什么。所以,三句话还是不能离了本行,像刘擎的“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人是目的而非工具”,罗翔的“道德是一种自律,而不是他律”“人不能单单成为技术主义者,要知道技术主义背后的价值,要对技术主义保持一定的警惕”,许知远的“审美的褊狭,是一种智力的缺陷”,这样的金句也就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这正像有论者指出的那样:“这些金句在越来越刻薄、煽情、肤浅、俗套的网络话语中,听着清新醒脑,闪着智慧光芒。而这些,对他们来说只是常规操作。”

  当年北大毕业的高才生卖猪肉曾经闹得沸沸扬扬,今天的北大校友李雪琴以脱口秀示人已经少有人说三道四,她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调侃“宇宙的尽头是铁岭”的段子,不仅没有人认为是离经叛道,反而被视为一股“清流”。如此的社会反应告诉我们:条条大道通罗马,黎民百姓是这样,知识分子也是如此。刘擎在他的课上经常提到马克斯·韦伯在《以学术为业》讲演中的“去魅”理论,实际上学术理论也需要“去魅”——去掉高冷、晦涩、拒人千里之外的铠甲,拥抱人间烟火气。

  事实上,肩负“传道授业解惑”而非灌输心灵鸡汤职责的电视知识分子没有过气,更没有过时,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电视文化类节目让他们继续大展拳脚。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有了像《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这样的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潜移默化,才让观众的审美水平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无形中为网络版的知识分子闹综艺做了必要的文化铺垫。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佐证是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的爆款——没有网红脸,不以瘦为美的一群少女成功实现了千年穿越,民间舆论的追捧迅速波及主流舆论,传达出的最强信息则是对厚重历史和文化内涵的高度认同。

  因此,知识分子闹综艺实际上是电视文化热的延续,是一种更适合“后浪”口味的传播呈现。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4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