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真相焦虑,源于没有被满足的预期

2021-06-15 10:24:29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就算一时无法提供太多信息,也要给予公众一个合理预期:真相要等多久?

  比短时舆论失控更可怕的是,人们反复陷入同一个陷阱。经历诸多新闻反转事件,但舆论始终没有接受教训。成都49中学生自杀事件仅仅过去十几天,关注已经寥寥无几,真相大白日就是关注度骤降时。人们不会质疑一种已成套路的网络舆论生成机制,反而会为自己助长谣言和猜忌横行的言论开脱。“法不责众”,在舆论界是屡试不爽的定律。

  网友往往从蛛丝马迹甚至谣言中满足自我想象,继而发酵舆论影响事件走向,频频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预设立场,形成舆论、回应一唱一和的网络图景,让沉默的大多数看到一出出闹剧在虚拟世界上演。客观地讲,网络舆论确实可以给当事方施加很大的压力。批评学校,批评教育部门,批评逻辑分析的理性人士,但怀揣朴素正义感的路人永远高高在上,不容置疑。这一波短短两三天的舆论乱仗,正义路人的责任过于明显。

  所谓舆论,现在就是短时期内大量网友的同时同主题发声。这着实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而且重视民声民意也是理所应当的政府责任,所以任何官方机构都无法做到淡定自若、任其发酵,甚至现在形成了以回应舆论、处理舆情为核心的政务信息公开模式。网友造谣,信的人多了,官方就要回应;当事人委屈了,质疑两句,官方也得步步跟进解决。

  成都警方的通报被指“缺少人情味”,直到事件反转才知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而作出的信息淡化。学校和教育部门成为众矢之的,但无人愿意认清学校两小时内通知家长是高效率的行动而不是有意拖延;监控全部提供给家长观看并获得认可,母亲突然公开质疑,但警方始终未指责母亲的无端揣测,是官方非常有责任的表现。

  纵观整个事件,即使学校、教育部门和警方公开信息时有些做得不够周全之处,但具体经手的工作者可以算得上称职甚至优秀。辨认出事学生需要多少时间?调查需要多少时间?有专业人士分析,这次官方表现已是快速。更何况,在保护涉案少年隐私上,他们必须多考虑一层,而不是简单地“公开所有”。

  也令人心生疑惑,难道我们只有相关部门公开这一条信息来源渠道吗?作为报道事实真相的媒体呢?事实上,这次媒体的表现就是——没有作为。特别是在事发后的黄金报道期,任谣言舆论发酵,权威报道始终鲜见踪影。一些媒体发表了要真相、立刻要真相、真相不能缺位的评论,成为舆论冲浪者们的金牌令箭:官媒发声,更可见成都各方的无能。

  官媒批评显然达到了为舆论火上浇油的效果。但实际上这些评论大多数是不痛不痒、政治正确的言词,全然不顾调查真相的科学耗时。批评本应建立在足够多的新闻事实上,并且在有足够能力的前提下,事实报道与新闻评论应当并驾齐驱。但现场几乎没有媒体身影,记者编辑们坐在电脑前做着二手资料分析,发出顺应舆论的呼吁,忘却了深一度、高一层的媒体职责。

  舆论并非真相,网上喧闹的声音也未必代表多数,沉默的大多数或许有更多理性的观点未表达。喜欢掺和舆论的往往是最容易被带节奏、牵着鼻子走的乌合之众。回应舆论重要吗?非常重要。但这并非终极目标,公众最终需要的不是单纯回应谣言之上的舆论,而是依法获得他们该知道的信息。依法需要保密的内容,舆论也无权插手信息公开程序。

  面对突发事件,信息量达到满意饱和度的发布并不容易,甚至不可能。这是新闻报道的前提也是现实。“教科书般的舆论回应”很受追捧,但是也要看到,亦步亦趋地做舆论的回应者,只能疲于应付,仍然掌握不了主动权。

  最值得反思的,是在与舆论赛跑的过程中,如何掌握主动权。一连串的社会新闻反转,也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面对舆论,没有可套用的万能公式,那些获得好评的信息公开,可能是运气好没有被带节奏,可能是容易调查及时给予足量信息。而那些突如其来的极端事件,一点点的不满都能让舆论风声鹤唳,引发蝴蝶效应。所以,就算一时无法提供太多信息,也要给予公众一个合理预期:真相要等多久?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