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多些算法善意

2021-10-11 16:51:41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9月下   作者:詹新惠

摘要:  多做些不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算法调整和完善,多做些普惠公众的算法建模,不以“技术例外论”“算法中立论”来逃避责任,方为科技向善之道。

  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数据每天都在以多少个TB、PB的量级产生;这是一个智能时代,机器每天都在深度学习,试图读懂这个世界,读懂每一个你。

  无论数据,无论智能,都是客观存在,都是技术制造。但是,当数据时代遇上智能时代后,我们无可避免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算法时代,这是一个有着主观意志和人为操控的时代。

  《算法霸权》一书的作者说,“这些数学模型像上帝一样隐晦不明,只有该领域的最高级别的牧师,即那些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才明白模型是如何运作的。人们对模型得出的结论毫无争议,从不上诉,即使结论是错误的或是有害的。”“我为这些有害模型提出了一个名称‘数学杀伤性武器’。”

  算法问题由来已久。笔者曾在2011年3月写过题为《首席隐私官》的专栏文章,2012年4月又写过题为《提供精准服务,经过我同意了吗?》的专栏文章,当时就曾有过诘问:“谁在收集、处理、利用用户的网络信息?谁在侵犯用户网络隐私?”“站在个人角度,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同意你用我的个人隐私判断我的个人情况?所谓的提供精准服务经过我同意了吗?个人隐私保护与享受精准服务就一定是矛盾的吗?”

  时隔十年,算法推荐问题终于被国家相关部门纳入管理范畴。2021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出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人民日报就此发表“金台锐评”:“意见稿从传播者与受众的交互连接点入手,旨在将传播权力重新让渡回用户本身,将决定信息推荐的开关——‘用户偏好’标签交予用户,使得用户充分把握信息分发接收的主动权,作为‘编辑者’主动介入信息传播的过程,同时还可以通过关闭算法推荐服务打破‘信息茧房’负面效应,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化为主动的信息分发者。”

  但真的会这样吗?信息内容接收与分发的主动权真的会回归用户吗?

  其一,关闭推荐开关并不意味着服务平台不再收集用户数据。理论上,所有用户只要有了网络行为就会产生网络痕迹,留下网络数据。只要不主动删除,这些数据就会永存在互联网上,只要数据存在,就永远有被利用、被交易、被操作的可能。所以,主动权是否真的能回归还是个问号。

  其二,关闭推荐开关有一个前提,即用户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媒介素养和数据素养,知晓算法推荐的利弊,判断算法推荐的优劣,懂得如何开启和关闭。如若对此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又怎么会、怎么懂去主动关闭呢?

  其三,服务平台又会如何设计、放置“开启、关闭”按钮呢?百度搜索结果信息条中,标示“广告”的字样是浅色的、小字号的;今日头条关闭广告的按钮是灰色的,是不易发现的。站在技术可供性角度,如果研究设计产品的出发点是不被用户感知到、识别到,那这种设置就很难发挥作用或产生效应。

  其四,面对海量的、泛滥的信息内容,我们真的能离开算法吗?有一种说法,“算法分发将是未来信息分发行业的标准配置”。因为,算法分发权重是编辑分发权重、社交分发权重和各种算法产出权重的综合性产物,算法分发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提高阅读效率,精准阅读内容,排除噪音干扰。

  如此说来,出台管理办法依法施治只是法律底线,多些基于道德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算法善意才是根本。多做些不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算法调整和完善,多做些普惠公众的算法建模,不以“技术例外论”“算法中立论”来逃避责任,方为科技向善之道。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9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