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评论写作是一种通识通用能力

2021-11-10 15:18:21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11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不要把评论写作当成一种职业,要有跳出来舒展自我的能力。

  我曾经给一家媒体做培训,谈融媒体时代的评论素养。学员是该媒体新媒体中心的员工,有做编辑的,有做技术的,有做短视频的,多数不是做评论的。讲课前有人问:非评论员学评论有什么用?

  我很理解KPI考核下对“有用”的焦虑。我说,新闻人传统的知识架构,俗称“采写编评”,其中“评”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以前我的一个观点曾引起讨论: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去传统媒体,没在传统媒体待过真不好意思说“做过新闻”。如今我还想再加一句,在传统媒体的训练中如果能娴熟地驾驭评论的写作,能以倚马可待的速度拿出一篇漂亮的评论,才算一个“资深媒体人”。调查报道不是每个媒体人都会去做,但评论应该每个人都能写,“资深”的表现就是:在阅新闻无数后,有思想资本和职业资历去写评论,在一片喧嚣中作出有力度的判断。

  我分析了“应该学会写评论”的几个原因:

  其一,几大传统文体中,评论最容易出代表作。后真相时代,众声喧哗下各种声音鱼龙混杂,“小作文”层出不穷,更凸显独到评论的价值。事实只有一个,而评论的角度可以有很多。

  其二,有力的评论能高效地推动时事进程。评论这种文体是“单枪匹马”的文体,一支笔就是一面旗帜,靠个人可以驾驭,无须太多依赖平台资源,写作和传播中也能形成个人积累。当然,有一线报道经历后做评论会更好,做几年记者再向评论员转型,能积累支撑独到判断的评论资历。

  其三,中国有“文人论政”的传统,现代报纸就是从“言论的”“评论报”进化而来,天然带着评论基因。这种精神传承中,我们经常说“评论是报馆的旗帜和灵魂”,传统媒体时代,媒体高管多有倚马可待的评论写作能力,胸中丘壑纵横捭阖引领媒体的思想气质。过去的梁启超、张季鸾、王芸生,党报前辈范敬宜、米博华、陈小川、詹国枢等,都是评论翘楚。

  其四,评论能力,不仅是写评论的能力,还是洞察他者评论角度的判断力和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能让一个人在创作作品时考虑到他者的凝视角度,从而保持不断的对话,形成一种康德所说的“扩大的智性”。这种评论思维,也能让你在生产内容时避免翻车,避免自己沉浸其中感动得热泪盈眶,评论区却完全“歪楼”,走向反面。

  其五,新闻中不能有“我”,评论却可以鲜明地表达“我”。新闻是一种受到约束的文体,为了客观,你必须充分地隐身,作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而评论是“有我”的文体,写评论常能给人带来酣畅淋漓的释放快乐,我手写我心。

  其六,评论写作训练出的批判性思维和快思、快写、快传能力,适配现代职业系统很多高质量、创造性工作。写不仅仅是写,而是一个让思考变得清晰并固化的过程,思维需要输出去驱动和整理,因为大部分人的思维都处在潜意识水平,要让思维变得清晰,没有比把它表达出来更好的途径了。清晰的思维与活跃的写作互相成就,写作是对思维的激活与整理,把潜意识状态的“想法”唤醒,用想法碰撞出更多的想法。文字输出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像高考、考研、公考、招聘之类都要求写一篇文章的原因,支撑“文字输出”的是一个人读过多少书、批判性思维的活跃度、日常动笔的勤奋度。

  不要把评论写作当成一种职业,要有跳出来舒展自我的能力,才能避免“被卷”。作家叶开一句话说得很好:“为什么我们需要写作?它是打破人生瓶颈的最好工具,是人生的通用能力。”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基本上大家都被框定在一个职业范畴内,很少在固定之后再打破,写作是人类文明的底层技术,它是通用能力,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写作和表达能力都是给人加分的。只有这个通用能力,能够在我们成年职业固化之后,突破你的天花板,让你跨过职业之间的鸿沟。一个教授甚至“偏执”地说,学生不应该没有交流能力就走进生活,因为你人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说话的能力、写作能力和思想的质量。

  这也是我觉得每个学新闻、做新闻、爱新闻的人,甚至每个人,都应该拓展评论写作能力的重要原因。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11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