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闻的“可评论性”价值

2022-07-18 10:08:50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7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新闻敏感,就是一种预期能引发讨论、成为热点话题、被众多同行和网友评论的直觉。

  新闻与评论,在新闻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文体规范中向来是分开的,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评论是基于新闻事实的判断,前者是客观的,不能出现作为记录者的“我”,后者是主观的,就是鲜明的“我”。新闻与评论严格分开,不要在新闻报道中作“评论”,让事实去说话。评论不要跑在新闻的前面,评论的判断不能超过事实所允许的限度。这些都是新闻业的共识和专业规范的常识,楚河汉界分得很清楚。

  这种“分开”,是从保障新闻报道的“客观”之纯正性来谈的。在对一个具体事实的报道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要分开,不能混为一谈。但从思维层面来看,两者密不可分,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是一个有评论思维和评论驾驭能力的记者,一个拥有评论判断力的新闻人,在新闻价值的判断上会更有优势。

  谈到评论,传统的新闻编辑室常见的操作是,一条新闻火了,或者主编判断一个新闻重要,会让评论员为新闻“配”一篇评论。从“配评论”可以看出,评论常处于新闻的配角位置。实际上,在新闻传播实务和媒介融合中,千万不能用“配评论”的视角看待评论,评论思维在新闻生产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前置的、主体位置。

  对于新闻价值有很多定义,新鲜的、公共的、贴近的、重要的、满足需要的、受到关注的,等等。这些都很抽象,缺乏清晰可见的标准,缺乏受众参与的视角。在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参与新闻的热情越来越高,技术上也为这种参与提供了“可供性”。受众参与的最重要方式就是评论,评论推动让新闻受到关注,成为必须关注的议题。新闻往往开了个头,舆论往往是由多元的评论声音和鲜明的评论观点推动形成的,“多大程度上引发评论热议”成为新闻价值的重要内涵。

  一个记者最核心的素养,是他的新闻敏感,新闻眼、新闻鼻、新闻触角对新闻价值灵敏的直觉。在社交媒体时代,这种直觉是什么呢?从本质上说,跟评论分不开,新闻敏感,就是一种预期新闻能引发讨论、成为焦点话题、被众多同行和网友评论的直觉。比如,舆论都聚焦大城市的疫情防控,很少关注像丹东这样的小地方,丹东就成为新闻盲区,民生问题缺乏关注。记者从网络上发掘到这个“线索”,预期到这个报道会引发共鸣,引发讨论,成为很多评论员的“由头”,进而上热搜。这个预判“评论反馈”的思考过程,就是用新闻敏感去衡量新闻价值的过程。

  有多大的评论空间,会引发多大程度的评论,会被从什么角度评论,这种对评论反馈的预期,某种程度上以能动的方式支配着新闻。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就是这样被评论所塑造。作家王尔德有一句话很深刻,他说:人们看见雾不是因为有雾,而是诗人和画家教他们懂得这种景色的神秘的可爱性。确实如此,当我们看见雾,看见雪,会想到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对雾和雪的浪漫描述,无意识地受着那些描述的支配,把雾和雪与神秘和浪漫挂钩。有一词叫“风景如画”,这个词很有意思,我们的审美,是以我们看到的那些“名画”对眼前的风景进行判断的,这里太像Windows 98桌面了,这个太像哪幅画上的景色了。我们看风景的眼睛,是由艺术品的审美品位塑造的,形成一种审美框架。

  新闻与评论也有这种关系,评论作为一种反馈,能动地、反向地塑造着新闻价值。记者写新闻,公众看新闻,平台推新闻,不知不觉地都会受到“会受到何种评论”“受到多少评论”的支配。一个经验丰富的记者,自身熟悉媒介环境,能够在直觉、预判中驾驭自己所生产新闻的传播反馈。有评论点、讨论点、争议点,开放的评论空间,可评论性,激起公众的讨论热情,才能上热搜成为爆款新闻。

  这种“可评论性”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设置议题唤起评论的能力,成为评论的“由头”。第二,具备多方面的评论点,在对话中形成“话题再生产”的价值,让新闻议题在热度中形成影响的延伸。有人说,哲学就是“没有一拳可以击倒对方的论述”,这样才能让对话不断延续下去,在对话中生产新知。实际上,好新闻也是如此,具有可对话、可评论、可延伸的开放性。第三,驾驭评论区的能力,让评论区形成对新闻或评论的正面反馈,避免在“对抗性解读”中翻车。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7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