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地方报纸的活路

2007-06-14 13:30:40

来源:   作者:朱德泉

摘要:

  4月份在单位值夜班,有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一是17日凌晨1点多,新华社突然来快讯称美国发生校园枪击案,造成22人死亡、21人受伤。当时一版已经签付,于是要闻中心的同事一边监控各大门户网站,一边收集其他权威渠道的更为详细的信息,十几分钟后,这条被冠以“本报今晨快讯”栏头的突发新闻被换上头版头条;二是4月24日夜22时许,新华社发送快讯称:中原油田勘探局在埃塞俄比亚工地遭200余武装分子袭击,我同胞9人身亡7人被绑架。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新华社又陆续来了些补充信息。我的同事利用临时调整出的版面迅速编排发版,一直忙活到次日的凌晨两点。
  当日报纸的最后清样签付后,大家都有种疲惫的幸福。因为这两起新闻事件,都是深夜来稿,这时候电视媒体也大多没了新闻时段,除了极少数熬夜上网的人,报纸就成了几个小时后大多数受众获取新闻的第一渠道。
  这两件事之所以对我触动大,并不是因为处理及时拔了同城媒体竞争的头筹,而是换种角度想其实有很多尴尬:如果这两起事件都发生在白天次日,报纸还会有多大的优势可言?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网络我们的快速反应机制又将如何?
  事实上,这种报纸、尤其是地方报纸在处理重大新闻上的尴尬由来已久,并且几乎毫无改变的办法。就拿上面说到的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校园枪击案为例,4月26日,那些没有发现或因出版时效放弃这一重大新闻的报纸都纷纷拿出重要版位进行集中报道,但究其内容,全是门户网站专题的下载、粘贴。传统纸媒体以前赖以维系重大新闻的新华社通稿优势网络媒体已同样具备,并且其整合其他信源的能力及速度更强更快,传统纸媒体此类题材新闻正沦为网媒的“附庸”。
  为了避免以上竞争的尴尬,我们的报纸启动了快速反应机制,在25日凌晨两点清样签付后的十几个小时里,联络了原本报记者、现在美国的访问学者王华中,请他对美国公众政策及心理学的专家进行了独家访谈,着重回答了事件的两个关键疑问点:校园警报为何迟延两小时?美国枪支管理政策会不会因此改变?
  可以说,4月26日《齐鲁晚报》的美国连线系列文章成为当日同城媒体新闻内容比拼的核心竞争力。
  但,如果事件发生在一个我们没有任何人脉依托的地方,我们的报纸还会具有这样的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吗?
  其实,就其本质而言,对相同信源进行不同手法的编排仍然是“在充满血腥竞争的红海里打转”。从目前情况看,在报道国际国内新闻、文体新闻等非本地新闻上以上尴尬正日渐显现。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报纸要放弃或淡化这些内容,相反,无论何时,这些内容都是综合类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说的是,面对“信息数字化”的冲击波,如何挖掘超越网媒桎梏、超越同城纸媒竞争的独特地方新闻资源优势便显得愈发重要。
  坦率说,地方报纸的本地新闻仍处于较粗放的运作中,这集中体现在:行业记者过于依赖通讯员的信息,有时候甚至是照搬照抄;长期以来记者只注重传递信息而忽视了对读者需求、读者群体分层后的细致研究;新闻的写法仍停留在19世纪流行至今的“倒金字塔结构”;一味墨守“电报时代”那种过分强调文字的简洁和直接表达,忽视了网络时代对新闻细节的捕捉和报道究竟如何吸引读者、令其产生感情寄托的人性化表达方式。
  日本朝日新闻社原总编辑中马清福先生在其《报业的活路》中就曾预言说:“21世纪的报纸和读者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他认为报纸应该让更多读者参与进来,一起进行工作,进一步增强双方的互动性。而反观目前国内都市类报纸,仍少有读者日常性的意见平台;受以部门为核心的版面分割所限,开门办报依然显得苍白。
  要更加理解读者、认清读者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划分,一切要以细分读者的需求和尊重读者的感受为报道规约,让尽可能多的读者与你的报纸发生“点对点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是网络时代地方报纸的命脉所系。报纸的守望者、传承者、解读者的功能定位要真正地落到“读者本位”上,都要通过记者新闻理念的更新以及记者对“读者究竟是谁”的深刻认识来完成。“任何报道都不要从旁观者的角度上报道”、“要从地区社会以及居民的视角报道”,这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卓有成效的报道方式,应该更多为都市类报纸的记者借鉴。
  这就对新时代记者的角色定位和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为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07年第9期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