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给公众更多新闻话语权

2007-08-21 15:10:59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朱德泉

  对于广大读者而言,买报进行新闻消费图个啥?喻国明先生曾非常生动地把传媒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解”,即:“解气”、“解闷”、“解惑”。而另一位传播学者张立伟在其新著《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中也提出了两个“帮”,即传媒既要“帮忙”也要“帮闲”,他把“帮助休闲”喻为“开一片竞争的蓝海”。笔者以为,未来传媒的发展,更有必要强化另一个“帮”,即“帮言”。
  仅就报业粗略回顾,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拨乱反正”为起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新闻清算十年动乱到持续至今的各类舆论监督报道,均可划入“解气”范畴。而随着晚报都市报的风起云涌,对读者信息服务功能的一再强化又可谓“解闷”与“帮忙”的不同表述。以对读者生活休闲的专刊化服务为代表的“帮闲”也已经成为众多都市类报纸的常规动作。
  目前区域性都市类媒体亟待开采的新闻富矿,恰恰就在“解惑”和“帮言”这一领域。而我们日常的“解惑”报道,往往仍停留在重大时政、经济新闻的深度解读上,如银行为什么加息,加息对未来日常经济生活的影响及理财对策等等。但这类宏观主题的解释性报道,归根结底仍是单向传播。
  其实,如果按照传统新闻学的理念进行“解惑”,其最大的缺陷是受众处于无意识或被动接受状态,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无法得到具体满足,一句话:公众无法参与到新闻中来。
  发轫于1990年美国新闻界的公共新闻学随着我国公共意识的日益强化,现代生活“公共领域”的渐次显露,给都市类报纸进行中国语境下的公共新闻探索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空间。这其中,“帮言”即帮助公众搭建意见平台,给公众以更多新闻话语权,通过媒体与公众、与政府的“互动”和“对话”,完成报纸受众本位的回归。
  报纸要担当这一社会责任,就必须鼓励记者和公民之间的互相沟通与交流,寻求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有来有往的交谈。这种针对一个话题或一个区域普遍关心的事物进行有来有往的交谈也是一种见情见理、见事见人的“解惑”过程、“帮言”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着眼于建设性对话与沟通的新闻机制的打造在一些都市类报纸中有了成功的范例。如《楚天金报》在国内最早创建的“社区对话”栏目,其新闻理念已经被湖北省委推广为全省社区建设的重要工作方法。而今年以来《生活日报》推出的大型新闻互动行动“社区对话”更清晰定位于“以民生视角,做公共新闻”,选择不同社区居民诸如“开放式小区如何整治”、“早餐点如何规范”、“棚户区改造”等急切诉求进行多方会谈,既得到省长姜大明同志的充分肯定,也受到广大社区工作者及社区居民的热情欢迎。
  与此同时,《齐鲁晚报》的“民情记者进社区”行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社区对话”、“民情记者进社区”的实践至少可以带来以下惊喜的发现:我们看到,新闻报道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帮助提高社区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看到,只要给公众以平等的新闻尊重,他们就会由“沉默的大多数”、“潜在的观望者”变为社区环境改善的守望者和参与者;我们看到,一个个平时被忽略的普通市民的喜怒哀乐、人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鲜活故事更彰显了新闻人性的力量和人道的关怀。因为作为新闻记者,我们探求的是人性周期表。每个生命,不管是著名的还是无名的,都包含着基本的感情,就像在一期围绕社区整治违章铁皮房引出的一个外地残疾鞋匠去留的故事,最终以社区居民联合签名发出“留住他,他是我们所有人的亲戚”而升华为一起催人泪下的社区公共事件。
  以上国内三家报纸“对话”的社区实践,应该给更多新闻题材的操作带来可以借鉴的启示,那就是:给公众以更多新闻话语权吧!把尽可能多的新闻事件转化为面向读者的开放式话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给读者以平等说话、随时表达的机会,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与尊重、好感与依赖。
  一方面,这是公民社会渐进过程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报业竞争其本质不是报与报之间争夺市场,而是看谁能牢牢搭起与读者的感情纽带,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作者为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07年7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