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闻媒体究竟最缺什么人

2008-01-07 13:16:32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观  其

  很多年以来,新闻媒体的老总和研究新闻媒体的专家,常常慨叹:新闻媒体最缺的是经营人才。对此,几乎没有人表示异议。
  也难怪,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新闻媒体可以说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营”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步入市场经济,媒体开始自己养活自己。吃上饭,活下去,才谈得上发展,而这一切离不开钱。自然,能给媒体挣钱的经营人才就特别金贵了。
  直到今天,中国新闻媒体的“经营”都还是低水平的,经营人才依然金贵,并且还将金贵下去。
  但,这丝毫不表明中国的记者人才是令人乐观的。尤其是眼下,越来越让人担心:对媒体而言,记者,真正的记者,或许才是最紧缺的。
  因为,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看到,在媒体商业化大潮冲击下记者精神的迷失。与前几年相比,商业化大潮不是弱了而是强了。最突出的表征,就是媒体和记者“向金钱看齐”——不再羞羞答答,而是大张旗鼓——媒体老总们离编辑部越来越远,离广告部越来越近,想得更多、讲得更多、做得更多的不是新闻而是创收;采编联动下,媒体、记者越来越热衷于把新闻兑换成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违规广告屡禁不止,甚至顶风而上……以至于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今年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提醒,“一张报纸,一本杂志,一个网站,在实现日常良性经营之上,有没有一个面向整个社会、超越局部利益和个体利益的更高目标?有没有一种推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传媒业赚的钱越来越多了,但对和谐社会的贡献却越来越少,那么算不算是取得了真正的发展?我觉得这是整个传媒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也越来越明显地看到,在官本位冲击下记者人格的失落。我一直很佩服少奇同志60年前说的一句话:记者“要能坚持,要有点硬劲,要有点斗争性,要像鲁迅那样有骨头,没有骨头,是硬不起来的。”但现在,记者的“软骨症”不是轻了而是重了。远的不说,就是与二三十年前相比,也让人觉得今天的记者普遍“缺钙”——在长官意志、地方利益、局部利益等种种不成文的“禁区”面前,唯上是从,唯唯诺诺,大讲假话,大讲空话,就是不敢说一个“不”字,即便明知道种种“禁区”恰恰对党对国对民众的利益不利。贪官、坏官,哪一个在落马前没有一批记者“枪手”马前马后忙并快乐着?由此想到上世纪80年代的《羊城晚报》,顶着压力,突破舆论封锁,率先报道“曙光401号客轮”沉船200多人遇难;详细报道1982年“4·26”桂林空难;率先披露刘少奇惨死的详情;全国首家详细报道人民公社解体;为民请命,公开批评“红头文件”……当年那群书生儒侠,以公理正义弥补机制缺失,以忧患情怀逢招解招。这一切,都是需要记者的胆识、智慧和勇气的。而领军人物,就是提着“乌纱帽”替百姓说话的总编辑吴有恒(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羊晚最近的《真言与胆识:记吴有恒领头突破新闻禁区》、《为民请命:突破“红头文件”》、《破禁:1980—1989》等文章)。
  我们还明显地感到,在新闻媒体发展的链条中,记者恰恰是那最薄弱的一环。这种判断,依据有二:一是媒体的公信力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怀疑和拷问,成为媒体发展最大的隐患。这与前述记者精神的迷失、记者人格的失落紧密相关。而要让新闻恢复力量,取决于记者的采写技术,更取决于记者的人格、精神、意志、立场、态度的健全与转变。二是在新的媒体发展格局中,前些年就被人们大呼的“内容为王”开始真正被实践——尤其是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必须做强做优做精“内容”, 踏下心来做内容产业——这是经营理念、发展理念转变的关键。而这一切,有赖于记者的素质和能力。由此可说,做内容就是做经营,培养记者就是占领市场。
  中国正处在千百年来的最大变革之中,这是中国新闻媒体的幸运,也是中国记者的幸运。尽管媒体和记者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困惑”、“痛苦”以及种种“身不由己”,但困苦正是有出息的媒体和记者的垫脚石。有一批有骨头的真正的记者,有一批负责任、敢担当的媒体,不正是中国之幸、民众之幸么?
  相信记者,相信中国。○

 

  来源:青年记者2007年11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