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成长的烦恼与成材的机遇

2008-01-07 13:17:11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朱德泉

  11月8日是记者节,想就都市报青年记者普遍困惑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姑且算记者节致年轻记者的一点业务感言吧。
  对于大多数刚入行的青年记者来说,都有强烈的新闻理想,崇拜带有传奇色彩的名记者、大记者,并且梦想在从业道路上也能“成名”、“成家”,写出轰动一方的重量级报道。
  在都市生活类报纸工作一段时间后,有的同志就会感到些许失落甚至是失望,面对日复一日雷同的热线线索、面对循规蹈矩的行业发布、面对家长里短的市井百态,总是觉得自己在进行简单重复的无趣劳动。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志理想不再,仅仅把眼光定位在多写报道“混工分”,迅速成为“劳动密集型记者”;有的同志则不安于现状又苦于找不到改变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就选择逃避不断地跳槽,跳来跳去直到不再年轻蓦然回首自己依然眼高手低、难堪大任。
  一方面,这些青年记者很困惑,另一方面,都市生活类报纸的管理者也很头疼:社会新闻琐闻化、行业新闻通稿化直接造成了内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足。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双管齐下,报纸的管理者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培养,青年记者也要正确地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把握住自身成长成材的报道机遇。
  理想与现实如何结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弗里德曼的成长之路就很值得借鉴。很多年轻记者都羡慕他的大家风范,殊不知,他的新闻从业生涯也是从一家社区报写“垃圾报道”开始的。所不同的是,弗里德曼没有像很多青年记者那样发现一堆垃圾堵路到现场看看问问周围的人再拍张照片回来交差了事,而是通过仔细的调查发现了这些垃圾里的有害化学成分,最终揭示出附近一家工厂危害公众利益的行径,报道在当地轰动一时,他也由此坚定了自己要当个好记者的信心和决心。
  有没有见微知著的发现力是衡量记者水平的一个重要参照。对于都市生活类报纸跑社会新闻的记者,这种发现力更多体现在有没有对不断重复事件的归纳提炼能力上。比如很多报纸的热线都接到过私人作坊搅面机绞手的线索。这种线索一年能接到十几次甚至更多,因此导致版面越发越琐碎。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年有那么多“绞手悲剧”发生的背后至少说明有以下问题值得调查:1.发生事故的绞面机多是什么型号,这些型号有没有设计上的安全隐患?2.私人用工的操作不当是否隐含着培训缺位?3.相对于大型设备,这种微型化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管存在不存在盲区?4.一旦发生断手悲剧,那些打工者的权益如何维护?
  每天截稿时间的压力不应成为报道不能跟踪下去或不能深入下去的借口。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深入采访,就足以形成一篇有冲击力、影响力、人情味的调查性报道。由此可见,都市生活类报纸的记者,在日复一日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中,是同样可以实现“社会守望者”的理想追求的。
  有人情味的报道一定是有人情味的人写出来的,相比于一篇报道见报与否,我更看重记者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做了些什么?因为悲天悯人的情怀是成就一名记者天然的内在素质。诚如弗里德曼所言:“如果你不能成为人,那么你就不太可能成为记者。”
  有时候,一起突发事件就是一个超越职业定位的道德考题。试问:在一个雨夜,面对市政挖出的道路深沟先后陷落数名市民,作为一名接到线索报料的采访者,你是马上抵达现场采访然后迅速成稿,还是放弃写稿,马上联络有关部门采取防护措施甚至在一时联络无果的情况下连夜值守避免更多市民遇险?
  你有没有带着感情工作其实高于一切写作技巧。有时候,一张报纸的温度就来自于这么一名普通记者的情怀,而这种情怀会让一名记者变得不普通,因为具备这种深沉之爱的人一定会成为报社乃至社会的“中坚力量”。
  最可信的报道是最原始的报道,用你的眼睛看到的、用你的耳朵听到的、用你的感官获得的东西。一篇优秀报道的肇始,并非一定就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必然,有时候是机缘巧合,但更多的是能抓住这种“机缘”让自己介入进去给新闻事件以加速度的推动力。
  我个人认为,以上历练,是一名青年新闻工作者成材之路上绝不可少的基本功。
  (作者为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07年11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