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观 其:什么才是媒体记者的“大爱”

2008-07-03 13:35:27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观  其

  汶川地震,灾害惨烈。“挺住”、“大爱”、“生命奇迹”……这些让人激动的词语,与过去少有人知的“汶川”一起,在2008年5月的中国到处流传。
  巨灾面前,政府的表现让人称道。5月2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重返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面对中外记者说:这次救灾从一开始,我们就坚持以人为本和开放的方针。温总理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有分量:“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其他问题时,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永远不会改变,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永远不会改变。”
  两个“永远不会改变”,于政府是承诺,那么,对媒体尤其是中国媒体而言,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5月22日的消息说,来自114家境外媒体的550位记者在四川等地的地震灾区采访,其中326位记者为外国人。同时有1209位境内记者在灾区采访。这次大灾,中国媒体反应快,报道全面;很多记者在抗震救灾一线采访加救人,不怕苦不怕死,令人钦佩。应该说,在“对外开放”环境中,中国媒体和记者这次经受住了考验。
  但在“以人为本”方面,我们的媒体记者做得怎样呢?读新闻同人最近的反思文章,看媒体上的新闻报道,与前线归来的记者交流,发现有以下不妥:
  一是干扰救援。有的记者为了“抢镜头”、“抢新闻”,拦着忙于救援的官兵作“现场采访”,有的为了“补拍镜头”要求救援官兵“再重复一下这个动作”,有的缠着医护人员反复盘问抢救细节,有的竟挡住急救车要求采访。某中央媒体的主持人在救援现场居然冲救援人员喊:“让开,让我们先拍5分钟!”还有的记者,去灾区一线采访,精神可嘉,但在那里却成了被救的对象,究竟是帮忙还是添乱呢?
  二是“爱心”变异。新京报有报道称,营救张小平的过程在网上直播,数万网友紧紧跟踪救援进程。张小平获救后,所有的网友都放下了悬着的心,“129个小时,我们再次见证了生命的奇迹!”我不知道所谓数万网友是如何“紧紧跟踪救援进程”的,更想象不出在紧张艰辛的救援现场,网上直播是如何进行的。还有,动不动大呼“生命奇迹”,让人觉得别扭,莫非援救不成功才是正常的?生命不存在什么“奇迹”,一个人的生命更不是让别人来“见证”的。
  三是不近人情。废墟里,一个9岁小学生唱着歌等着救援,但媒体的频繁采访让孩子情绪失控,大喊大叫,拒绝所有人接近。还有,报刊、电视尤其是网站上,遇难的中小学生照片不加技术处理就登出,让人惨不忍睹。
  四是不切实际。全国哀悼地震罹难同胞,新华社5月21日电称:“三天举国哀悼,以人民共和国的名义,用最高的祭奠,13亿中国人民用同一个行动,为数万骤然逝去的普通人志哀。这是整个民族在精神上的一次升华。这非同寻常的三天,必将载入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有媒体做的标题是“13亿中国人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哀悼仪式送别汶川地震罹难同胞”。“整个民族在精神上的一次升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哀悼仪式”,话是不是说得有些过了?话说得太过就容易变味。再说,这是哀悼不是申请吉尼斯纪录,喋喋不休“最高”、“最大”,让人生厌。
  五是渲染过度。华西都市报报道温总理看望北川中学高三(一)班学生,记者写到,“第一节下课后,学生们就炸开了锅,有的在忙着写日记,有的则忙着写决心书,还有的则相互讨论今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师生们感慨万分:‘这是我们最难忘的一课!’……高三(一)班的学生成黎也表示,‘听了总理的课后,我更加珍惜时间了。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好好复习,争取考上大学,为社会多作贡献。’成黎随即抱起了书本,又投入紧张的复习中。”这哪里是“主流都市报”的新闻报道,倒是更像小学生作文。
  以上现象,虽是“个别”、“局部”,却又有代表性,存在普遍性。原因很多,要害是“专业精神虚弱、专业能力欠缺”。 更主动、更专业地去研究去报道灾前预防、减灾救灾,去影响政府、社会,才是媒体记者对公众的“大爱”,才是有内容的“以人为本”。
  中国多灾多难,但我们对灾难知之甚少,除非大难临头,很少有媒体记者去研究去报道。灾害发生了,除了大把大把的感动、眼泪,更深入的报道我们只能临阵磨枪。我们的科学意识苍白,我们的科普报道很弱。
  眼下,最让人担心的是,应急阶段过后,对这次地震的报道会不会由轰轰烈烈变成少人问津?会不会停留在对对口援建灾区的表扬宣传上?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6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