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长 平:对新华社的敬意与期待

2008-07-03 13:38:30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长  平

  5月14日中午,第一批来自灾后汶川县城的图片显示,汶川县城的房屋倒塌情况并不如想象中严重,我心里一块沉重的石头落下来,同时对发布图片的新华社记者充满感激。然而,这批图片中的几张很快就从新华网消失。也许先前发错了,却又迟迟没有更新。后来的事实证明,它最初传达的信息并没有错误,汶川县城的确不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这就是新华社,一个在中国无可替代,但又随时让人感到遗憾的新闻通讯社。
  这次地震惨剧发生之后,新华社在半个小时之内就发布了消息,并有大量现场追踪紧随其后,别的媒体采访无可企及。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华社的体制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至少在第一阶段,新华社前方记者相当敬业,时时冒着生命危险,而且摒弃了遭人诟病的新华体,成为一个质朴而勇敢的新闻工作者。我对他们充满了同行的敬意,同时想到在新华社工作的一些朋友,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记者,但是要说他们的专业成就,国内的民众却并不那么容易看见。
  正好,前不久有个朋友让我比较新华社和中新社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胡锦涛主席访日期间参观一所中华小学,两家通讯社都进行了报道,但是中新社报道的一个生动情节,新华社却没有提到:一个小学生问胡锦涛,怎样才能当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回答说:“不管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从小都要好好学习,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锻炼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样将来不管干什么你都一定能成功。”这个朋友认为,小学生问得很好,胡锦涛主席回答得也妙,读者喜闻乐见,为什么新华社视而不见呢?不是因为两家通讯社的新闻判断不同,而是因为他们的发稿对象有别:中新社对外发稿,所以信息多且生动;新华社对内发稿,所以文章空洞枯燥,这样的对话不在传统的思维逻辑之内,最稳妥的办法是不写或者删掉。
  我没有查证这条新闻两社各异的具体原因,但是我知道中新社的自我介绍中称,它“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我还知道,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而中新社是民间社会团体性质,前者的整体力量大大强过后者。我还知道,其实,新华社也对外发稿,而中新社的稿件也被国内媒体广泛采用,比如上述新闻就见诸国内多家报刊和网站。由于对外发稿和民间性质的定位,中新社的消息未必如新华社那样权威,却往往更加生动和开放。我同时还知道,与对内稿件相比,新华社对外稿件的时效和质量都非常不错,因为它直接参与和世界各大通讯社的竞争,希望外媒多加采用,用内部的话说,“要抢占国际舆论阵地”。这些年来,新华社记者勤奋努力,“阵地”越来越大。
  这次地震发生以后,一方面,我相信新华社前方记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同胞遇难的悲情,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报道的职责。另一方面,大量国内媒体记者蜂拥而至,而国外记者进入现场也没有受到限制,新华社同样面临“抢占舆论阵地”的问题,在比较充分的竞争中,那就只能做得更好。
  通过比较,我和这个朋友得出一个简单却又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只有竞争才能进步,通讯社也不例外。无论是中新社的对外传统,还是新华社的“抢占”意识,和外媒的短兵相接,都使得他们的这一部分报道追求专业的技能和价值。对内报道形成“新华体”的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它的垄断地位,动辄独家发稿,没有竞争压力。近年来由于国内媒体竞争格局的形成,民众知情权的觉醒,以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新华社厉行改革,取得长足进步。如果让两个通讯社甚至更多的通讯社在更多的层面同台竞技,那么,彼此互相砥砺,读者更会从中受益。
  从汶川地震早期报道的表现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新华社有很多优秀的记者,也有十分丰富的资源,只要有一个更好的体制,它也不是没有跻身世界最好通讯社之列的机会。

  (作者为南都周刊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6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