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采访中的“放”与“收”

2008-08-06 15:31:21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王学文

  采访,是记者通过语言交流等形式与采访对象发生互动,获得记者所需要的信息的一种行为。采访可概括为一句话:让不能说的人能说,让能说的人不能说。“能说”与“不能说”都由记者根据需要掌控。这其中需要很多互动技巧,根据笔者的体会,“放”与“收”是一对中心技巧。
  “放”,就是调动起采访对象的谈话兴趣,让采访对象按照记者的“路线图”放开思路去说。“放”主要是针对“不能说的人”。这里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采访对象不善语言表达,如农民、民工、性格内向的其他行业人士;二是采访对象有顾虑不想表达,如各级干部、上级打过招呼的下级单位和个人、为人谨慎者。同时因为种种原因,不论是乡村农民还是位居高官者,面对记者都有某种程度上的拘束和紧张,这就更加重了“放”的难度。
  对于不善表达者,记者要放下一口城里话而尽量用他们的“语言体系”去交流,也不要一手拿本一手拿笔站在那里打官腔,而应与他们面对面坐下来,从他们熟悉的事物谈起,像敲牛皮糖一样一点点问。笔者曾在费县农村采访一个老人群体的先进事迹,沂蒙山的乡亲厚德讷言,我就与他们谈种小麦、大棚菜,一点点把谈话向题目靠拢,终于取得了很好的采访效果。
  有顾虑不想表达的采访对象,主要是担心话多必失,让上级和有关人员不满意。对于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他们的上级打消他们的顾虑。这其实不用记者多处跑动找人,请上级党委宣传部的人陪同采访是一个捷径:通过宣传部门的人做他们的工作,实在不行通过宣传部的人找上级主管领导,这样更容易沟通。一个配套措施是,记者向采访对象讲清报纸将会怎么发表,让他们心中有数、打消顾虑。
  以上是在一般情态下打开话题的办法,在特殊情态下有两个捷径。
  一是暗访。记者以普通人的身份而不暴露记者身份,与采访对象发生互动。现在暗访多用于批评性报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实正面采访中也可用暗访。2007春节笔者回老家,与乡亲们拉家常,写了《杜家庄农业调查》,受到好评;
  二是记者建立采访基地。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曾经经常去蒙阴县垛庄公社采访,彼此非常熟悉,公社党委书记甚至当着南振中的面发牢骚,南振中由此写出了很有影响的稿件。
  “收”是记者将采访收回到预定轨道上,不偏离主题。“收”分为几种情况。
  当记者采取种种措施让采访对象放口去说,会遇到一个新问题:采访对象滔滔不绝而谈,往往有偏离主题的可能,此时是把话题“收”回来还是任由他谈下去?笔者有一个不太“厚道”但屡试不爽的做法:任由他谈,越谈越兴奋,往往失口而让记者有意外收获。再者,好不容易打开话题,记者一“收”就又堵回去了。但记者要把握好度,当感觉谈得差不多时,要及时“收”。
  有一类采访对象很有个性,打开话题后按自己的思路谈,任凭记者怎么“收”也回不到轨道上来。笔者采访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山东省原省委书记苏毅然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时能做的,只能是任由他谈下去,让他谈个尽兴,然后再“收”回来,大不了延长采访时间。与前面记者有意“放”而不“收”一样,此时同样能获得很有价值的素材。笔者在采访迟、苏两位时,就由此获得过很精彩的故事。
  还有一类表达欲望强烈的人,他们不用引导而能自“放”,如一些艺术从业者、所谓专家、教师、极想出名的其他行业者。遇到这类人记者又幸运又不幸运。幸运的是,不用费功夫引导就能放而长谈;不幸运的是,他们往往偏离主题而谈。此时记者应当“收”而不“放”,牢牢把握谈话轨道。因为如果让他发挥,他只会谈些表现他自己但对记者没用的素材。
 
  (作者为大众日报首席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7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