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王学文:从奥运看重大事件采访

2008-10-07 18:50:18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王学文

  北京奥运会既是一场体育大战,也是一场新闻大战。现场“短平快”的特点,对记者的素质提出非常高的要求。然而,我们在看到有些记者能够成功进行采访的同时,也看到一些记者临场发挥不佳,有许多需要戒勉的地方。笔者以为,对此类重大事件采访要把握以下几点。
  记者的提问要具有实质性和外延性。大赛中对运动员的采访,多是在赛事结束后短短的一两分钟内进行的,时间短,心情急,这就要求记者的提问要有实质内容,而不是泛泛的“得了奖牌是不是很激动”、“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等,要针对比赛中对运动员获胜或失败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提问,让运动员感觉问到了点子上,有兴趣进行回答;这种提问还要具有外延性,即提一个问题不是让运动员回答一声“是”或者“不是”就可以了,而是能让他主动发挥开来,滔滔不绝地往下谈——在采访对象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这种提问最要紧。
  能够问到点子上,要求记者广泛了解背景资料,在现场认真观看比赛。在这方面,著名解说员宋世雄给我们以启发。在复出解说中国女排的几场比赛中,他连女排队员王一梅为了减轻体重只吃简单晚餐这样的细节都说到,对每个运动员的特点都如数家珍,掌握的信息之多让人叹服。做到这一点,得益于细致的采访。据介绍,宋世雄经常深入女排采访,连女排队员训练时都在一旁观察、记录。这样的准备工作再加上现场的发挥,怎能不会有高超的解说水平?
  怎样设计外延性强的问题?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领导人接见众多来宾、每人握手仅几秒钟的场合,一位来宾握手时对领导人说:“这是您第二次接见我。”领导人不由得停下脚步,问起第一次的情况。这位来宾的话就具有外延性,话中有话,设置悬念,吸引对方往下谈。记者的采访有时极其类似这种状况——采访对象时间有限,几欲匆匆离去,就需要这种“话中有话”、让他欲罢不能的提问。设计这类问题需要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琢磨,颇费思量,但设计出来以一顶十,很管用。
  记者采访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记者采访运动员时,语速加快、声音颤抖、磕磕绊绊,甚至伴以丰富的肢体语言,让观众都替他着急;而运动员则一脸平静地站在那里,从容地回答问题,两者形成非常不协调的对比。记者也是有感情的人,受现场气氛感染是正常的,但记者不要忘记,自己不是普通的观众,还要进行工作。这就要求记者对情绪的把握要掌握好一个度。只有这样才能理清思路,有效组织提问,并且能够在采访过程中捕捉到随时迸发的火花,将采访深入下去,得到独家信息。记者应该明白,越是在现场气氛高涨、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时,越是要头脑冷静,有条不紊。当采访对象的情绪非常激动、紧张时,记者还需要以自己的冷静、从容去引导他们平静下来。
  记者控制情绪应该到什么程度?宋世雄给记者采访以示范:既要有激情,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引导观众投入到观看比赛中,但又不过火,能够游刃有余地穿插介绍背景资料和进行现场发挥,激情与理智并行。
  采访中要尊重采访对象。在此次奥运会比赛中,观众对一位中央媒体的女记者口诛笔伐,很是不容。原因是这位女记者在采访我国110米栏选手史冬鹏时出口伤人,很不尊重选手。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互动,首先是一种人际交往,人际交往贵在互相尊重,这是起码的素质;记者因为采访对象的权力、地位、金钱、名声不同,而“变脸”待人,首先是做人上的低等和失败。其次,记者是信息的采集、传播者,以获得最多的信息为己任,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而只有在采访中不卑不亢,冷静从容,才能进行有效的采访。在情绪高傲或自卑等偏激的情况下,是不会有好的思考好的提问的。
  (作者为大众日报首席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9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