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时统宇:讲故事,撑起中国电视半壁江山

2008-11-10 09:33:01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时统宇

    大量实验表明,动情感的呼吁较之富有逻辑的呼吁,更能导致态度的改变。

    9月初,我参加了在长白山举行的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故事节目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开得很有特点,一是由一个电视栏目主办每年一次的全国性研讨会,这在业内并不多见;二是会议开得“有血有肉”,在专家讲课之后,主持人论坛和制片人论坛,也开得有声有色。我在讲课时,重点谈了电视故事类节目的四种选题范围:揭密、悬念、邪乎、感动。这里,且说说感动。
  好看的节目不见得让你感动,但让你感动的节目一定好看——这些年来,我在各种场合鼓吹过这一看法(实际上不过是常识之一),的确得到了电视界的广泛认同。那么,什么样的节目让我感动呢?
  “非典”过后,我在参加《焦点访谈》的一次评奖时,和《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面对面。那一次,我对王志的《面对面》在“非典”期间的一炮打响大加赞赏。大家知道,在非典期间的《战地日记——与广州人民医院护士长张积慧面对面》那期节目,王志流下了一行清泪,感动了亿万观众。《面对面》这样的节目没有演播室,没有现场观众,没有现场的掌声和鲜花,但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节目触及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触及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同样,想一想《讲述》、《艺术人生》、《回家》、《天下父母》等节目的看点;想一想倪萍、朱军的煽情……,就会很自然地体会到:感动,让观众感动,是中国电视节目的最大资源,这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里,我仅举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俺爹俺娘》是“2004全国DV大赛”一等奖的获奖作品,是值得推荐的电视精品。摄影家焦波用镜头记述下的俺爹俺娘,由于没有做节目的功利性,所以整个片子的节奏十分从容,内容显然是优中选优。并且,俺爹俺娘的“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常常给人某种“形而上”的启迪。而电视节目在给人以感动的同时,又能让人对生命的意义多一分思索,则是电视精品的标志之一。这里,我想顺便说说“俺爹俺娘”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今天却成为电视节目的丰富资源——《回家》、《天下父母》、《往事》、《鲁豫有约》……这些节目所贯穿的那种“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成为各种“古董级”人物“城南旧事”的基本格调。可以说,各种人物都有“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似乎突然发现:往事并不如烟,原来这种近乎凄美的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是很高的,是能锁定观众的遥控器的,是主流电视节目可以和娱乐类节目抗衡的一种新样式、新品种。
还记得多年前曾读到过这样的出自“小资”写的读后感:“我也几乎一集不漏地看完了《还珠格格》,但我记不起有什么地方让我感动过。那个做‘政治思想工作’的高手紫薇能让你感动吗?那个皱着眉头表示他在吃醋的五阿哥能让你感动吗?”“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我一看见丽达的眼神就很感动,因为那里面充满了情充满了爱,又充满了悲悯。我就想,紫薇那样的‘女政委’才真叫臭大粪。”“你可能永远达不到保尔那样的境界,但你至少不能猥琐求存,不能蝇营狗苟,不能奴颜媚骨;你也许不能让人感动,但你至少还可以寻找感动。”
  也记得传播学的鼻祖施拉姆有过这样的论断:大量实验表明,动情感的呼吁较之富有逻辑的呼吁,更可能导致态度的改变。“态度决定一切”,电视传播的效果不也是这样吗?
  的确,“寻找感动”就是在寻找中国电视的永恒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它同样令人信服地向人们报告着中国电视的财富方位。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