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王学文:喜欢上“评论员”

2008-12-04 19:09:39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王学文

  读书、入世、写作——一项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让人喜欢。

  大学时读了两本关于曾国藩的书,深受曾国藩“凡事局外议论总是无益,须躬自入局方可成事”思想的影响,打算毕业即进入社会踏歌少年行;但自己本性喜静,还有点躲进校园笔耕舌耨的意愿。这种矛盾思想交织在一起,煞是痛苦。忽有一天想到:记者既能接触社会,又能读书写作,正是兼顾这两种意愿的载体。于是,便很是庆幸当初填报了大学新闻系。
现在来评论部已有半年,发现评论员这个岗位更能兼顾这两种意愿,而且更适合自己喜静的性格和读书写作的喜好,也就深深喜欢上了“评论员”,把正在经历的转型蜕变之痛当作一种正常生活。
  评论员是“思想员”、“理论员”,胸中有思想,心中有格局,对事物能作理论上的分析,甚至能够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创作。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达到这个要求,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是读书学习,研究式学习。记者读书可以一目十行,对知识有所了解,评论员读书则需要细细琢磨,勾勾划划,手抄笔录,把作者的思想吃透弄通,并进行提炼扩散,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遇到问题才能有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形成见解。这种研读式的读书,对问题进行研究式地分析,不正是像在校园做学问一样吗?
  评论员工作能让人超越喜好,读更多的书。记者读书可以基于兴趣,对自己不喜欢、工作中暂不涉及的可以暂放待读。评论工作关涉经济社会各领域,要求评论员对不太喜欢的书也要下工夫。笔者有体会,当记者时对于喜欢的书能够很快读完,但对不太喜欢的,任凭硬性规定每天必须读20页,但往往只能坚持半月二十天,扔下后本应轻松舒润,却又甚感不安,于是重又拾起,但又坚持不了二十天,又甚不安,反反复复,心理备受折磨。做评论员后,即使不喜欢也硬逼着读,却渐渐读下去了——世间很多事情都这样,硬着头皮做起来也就做下去了,慢慢产生了兴趣,不但大有斩获,还没有了反反复复的心理折磨。
  而且,评论员相比记者来说外勤任务少,有更多的时间、静谧的心境读书——这是新闻单位中如同校园一样的“静土”,怎不令人喜欢?
  当评论员也能广泛接触社会,深入了解世情社貌。前辈有言,写好评论要学习、调研、研讨三头并举。深入基层,挖掘来自一线的思考感受,采撷来自生活的生动语言,对评论员来说像读书一样重要。笔者来到评论部,部门每次策划大的评论写作,评论员都是“倾巢出动”,像记者一样到相关部门采访,或者到基层去调研,每次都很有收获。在此写一点小感受,评论员采访与记者采访有区别:如果说记者采访更着重于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关注于故事性,是用眼睛用耳朵去采访;评论员的采访则是更着重于新闻事件背后的思想、蕴涵的挖掘,更关注于思想性,是用心灵去采访。当采访对象娓娓述谈时,记者精力集中于记录或思忖设问,评论员则是在静静地思考,然后从深层次上引导。评论员采访是一种深入触摸经济社会的脉动的采访,是理性的对话,是穿过表层直取心灵的采访。
  在写作上,评论员文章也有更高的要求。以对中央、省委方针政策的解读评论为例,确定写作主题后,首先要把中央、省委在这方面的所有论述吃透,然后根据当前形势确定文章框架,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看似有定型,实则每次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布局。在表达每一层的思想时,先说哪句后说哪句,以及具体的词汇组织,更需要精心运作。需要指出的是,评论员文章有自己的语言规范,仅靠阅读和学习不够,要在写作实践中体会、把握。总之,一篇评论员文章看起来篇幅不长,所讲道理又看似相识,仿佛没多少“力道”,但不入局中不知棋路深、行棋难,这是一个检验个人内涵、锤炼文章写作的活儿。
读书、入世、写作——一项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让人喜欢。
  
  (作者为大众日报首席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11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