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媒体视点(2010年3月下)

2010-04-10 18:16:17

来源:   作者:

摘要:

  批评政府成为难题,多是因为媒体怯懦
  创造条件让民众批评监督政府,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项重要承诺。温家宝总理作出宣示后,一些省部级官员都有表态。3月12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接受采访时,不预设话题,不拒绝记者提问,临了还问:还有没有敏感的问题?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也说,舆论监督不是负面报道,而是正面新闻。除他们之外,也不难找出类似级别官员的相似表达,显示就批评政府已有共识。
  批评政府不是一个完成时态,否则就难以理解温家宝总理“创造条件”的提法。原则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督促官员不设障碍,有助于清除批评政府遭遇的困难。但可否就此认为,使批评政府从可能到可行的动力仅仅在于官员呢?媒体和公众就可以坐等这一天的到来?恐怕未必。
  对政府而言,提高对批评的容忍度,这是政治文明的表现,也被写进各种文件中。可是对新闻媒体来说,批评其实是一种权利,可以说是宪法赋予,也可以说是受民之托。批评政府,就是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也就是替苍生讲人话。就此推论可知:创造批评政府的条件,更需要新闻媒体不懈努力,而不可能不劳而获。
  无论是承担“创造条件”的主语,还是成为“批评政府”的主角,新闻媒体都不可缺席。若官员对此能理解,可以事半功倍;如果难理解,就需要一个媒体说服的过程。可以说,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才是促成批评政府的最得力主体。假如只是坐等,媒体不啻自我放逐,自动抛弃职守和责任,这对政府和公众都是伤害。
  诚然,批评政府的良好环境有待建设,媒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有些媒体和记者就此消沉、退缩,正中某些官员的下怀,这对塑造良好政府的局面殊为不利。好政府,大众造。倘若媒体都冷对或拒绝参与这个进程,怎有颜面去面对公众?
  完全仰仗政府自我改造完毕再请媒体去批评,不切实际。批评政府是一条漫漫长路,媒体要接受这种现实,进而做韧性的争取。这是为政府计,也是为公众好。其间难免会有反复,但就更需要媒体凝神聚力,合力打拼。坐言与起行,这是媒体天职的一体两面。胡适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即是为国家争自由”。这样的信条对媒体一样适用。信条不在凌霄处,探试左胸便知有无。
  媒体难以批评政府,诿过于政府是最简便的。只因这样一来,就好像可以原谅自己,不用负疚和羞愧。实际上,媒体的面貌和性格更多是自己塑造的。
  批评政府成为难题,固然有客观环境的因素,可更多时候是因为媒体怯懦。究竟是政府做得太少,还是媒体勇气太少,值得辩证反思。
  (南方都市报社论/2010-3-14)

  公权力须无条件接受新闻舆论监督
  我想谈谈对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训斥《人民日报》旗下《京华时报》女记者,并夺走录音笔一事的看法。
  在邓玉娇案发生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上,记者向湖北行政长官提问这一曾经震动全国的社会热点事件,是记者职责所在。一个负责任的地方领导干部,有义务借两会的场合,梳理和反思处置邓玉娇案的经验教训,并对于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疏导民意、化解民怨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我了解到,近年来一些地方领导人经常抱怨:新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把地方搞乱了,动不动就想封网,抓捕敢向政府提出批评意见的网民。邓玉娇案中,基层政府甚至以“防雷击”为名,停止了电视信号转播。我看这些同志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战略判断,缺少认真的学习体会。他们至今还搞不清楚,新闻的发生是第一位的,新闻的报道是第二位的。闹出矛盾来,解决问题是根本,只想着舆论“灭火”是治标不治本。回避实质问题的“灭火”,有可能把小事闹大、大事拖炸,对于维护地方利益和政府形象甚至是十分有害的。
  我们提出媒体和记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目的是配合党和政府解决现实生活中影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一味要求他们回避现实矛盾,以鸵鸟姿态,放任基层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坐失通过舆论监督维护社会稳定的良机。
  3月11日,我看到报章上李鸿忠同志就此事的公开回应,感到很悲哀。堂堂地方大员对于在两会这样的庄严场合,夺下记者录音笔这样的明显失态行为,竟然没有一丝歉意,辩解说“我们就担心她不是记者,就把录音笔拿去看看了”。首都两会驻地不是邓玉娇的家乡野三关,那里去年曾经发生过动用公权力抢夺记者采访器材、殴打记者并逼着记者认错的事件。
  记者问:“许多网民要求您向记者道歉,您怎么想?”李鸿忠同志断然回答“我觉得不涉及道歉”,接着以长者的口吻宽容这位受辱女记者的莽撞:“很多年轻人刚从业,也很不容易”,“有的时候,有一些误解啊,像传递信息不很全面啊,我看也不用(道歉),慢慢就好了”。后面这句话,意思完全弄反了,似乎是记者本该向他道歉,只是因为领导同志宽容大度,才不跟年轻人计较了。我看这样的表态不仅极为勉强,也缺乏共产党人应有的诚恳和诚实。此事糊里糊涂地过去,只会拖累党的形象、政府的声誉!
  温家宝总理刚刚在2月27日与网友交谈中表示:我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公权力形象和公信力属于“公共财产”,需要自觉地、无条件地接受公众,特别是新闻舆论的监督。对抗监督,就得鞠躬道歉,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问题,没有什么“慢慢就好了”的可能。
  (中宣部新闻局原局长钟沛璋/青年时报2010-3-12)

  网络时代,给执政党提出新考题
  给党的意识形态提出“信仰”考题。
  网络时代,各种观点在这个开放、匿名、互动的平台中交流、交锋、交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增强。在社会转型期,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可以预料,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思潮的发展,网上意识形态、思想观点的争论将会长期存在,并日趋激烈。
  给党和政府公信力提出“信任”考题。
  互联网一方面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同时也会使一些言行在网上被渲染和放大。网络传播效应将通过个人和个别事件影响到整个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来源广泛、时效性强,很多问题真假难辨,混淆视听。
  给党的干部队伍提出“能力”考题。
  从实际情况看,每一起轰动的网络事件背后,都有一些素质不能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党员干部。网络时代,究竟怎么样才能当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在强大的网络舆情面前,党员干部的应对能力、承受能力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给党的组织运行提出“管理”考题。
  网络舆论有两大特点:一是爆炸式地扩散信息。二是极端化地放大民意。如今,传统的话语体系易被边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上靠组织体系、靠宣传工具进行社会动员模式,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上民意汹涌,党的组织管理难度增大。
  给党的新闻宣传提出“引导”考题。
  近几年,网络热词频现,每个热词背后,都是一个社会热点。事实证明,面对网络信息麻木、迟钝地“躲”,对待网络舆情仅仅采取“堵、删、封”,不顾民意地“拖”……已经和网络时代的要求、人民群众的诉求格格不入,必须直面网络时代给党的新闻宣传提出的“舆论引导”新考题。
  给维护社会稳定提出“安全”考题。
  网络时代,民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拓展,一些社会矛盾有可能借助网络功能凸显、放大、甚至酝酿危机事件,威胁社会稳定。同时,境外敌对势力也在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窥视中国,曾有西方媒体叫嚣“要用互联网崩塌中国的长城”。信息资源也将成为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战略资源。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党建研究》2010年2月)

  新闻应成为“公共的喉舌”
  为防止社会动荡,个人的心性诉求不可能长期被社会权威结构忽略。由于,我们懂得,后者在中国未来几十年将主要以“官僚政治”的方式存在,于是,我们知道,前者在未来将主要以“公共事件”的方式冲击我们的社会,如已发生的“孙志刚事件”、“吉林石化污染事件”。
  个人情感、家庭关系、社群问题,许多诸如此类的事件,伴随着物质生活,在社会的稳态时期原本不是公共事件,在转型期的中国却屡屡引发公众关注。归根结底,是因为个人权利与官僚政治间的冲突,因缺乏平衡机制而获得了普遍性。换句话说,西方正常市场社会普遍已经确立的基于新闻自由的公共领域,在我们这里不应长期缺失。这就意味着,新闻就应成为“公共的喉舌”。
  一个社会不可能长期发展并且无视公共领域抗衡官僚政治的诉求。在这样一个公共领域的氛围内,理想地,每一个人,不再受任何利益群体及其党派的支配,从而可充分地追求心性自由,并由此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丁丁/《中国改革》2010年1-2合刊)

  媒体,请收起你的“娱乐板砖”
  看一些媒体的两会报道,对一些所谓“雷语”的铺天盖地的评论中,充斥着追求刺激的“娱乐板砖”。
  所谓“娱乐板砖”,就是带着一种玩的心情,凡是能刺激社会神经,吸引公众眼球的,不细辨真伪,不考虑效果,抡起“板砖”就拍,有的近乎进行人身攻击。
  对一些刺激社会神经的尖锐话题,以吸引眼球为己任,就会导致断章取义的新闻风格、偏激调侃的评论方式。这种方式,会使解决社会积弊的舆论共识悄悄流逝,加剧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隔膜。所以,创造民主监督的条件,首先需要媒体收起“娱乐板砖”,培育公正负责的专业精神。
  在舆论走向开放、创造条件让人民进行民主监督的今天,媒体有权利对代表委员的一些不当言行进行监督,有权利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权利问一问他们有没有认真履职,代表谁,替谁协商,帮谁说了话。但同时不可忘记,监督代表委员认清自身责任、提高议政水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要提供一个让人敢说话的开放的舆论环境。
  民主社会的一句经典语言是: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要捍卫他说话的权利,包括说错话的权利。
  对代表委员一些不当的言论,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可以进行批评,但硝烟四起、群起攻之只会让代表委员从此噤若寒蝉。一个不敢说话的议政气氛,于国于民都不是什么好事。
  (刘畅/中国青年报2010-3-8)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3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