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2年9月下)

2012-10-17 09:09:17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
  
  任何事情只要踏上时代前进的节拍,顺应普通百姓的心愿,便很快会成为流行甚至是时髦。新闻界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出现就引起社会的热烈反响,“走转改”很快成为人们正面评价新闻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成为社会舆论中使用率很高的热词。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似有一股扑面清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有人问我如何认识一年来“走转改”的实践?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我以为这三句话说得好,有经验在其中,有规律在其中。
  贵在走。“走”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前提,是新闻工作的基本方法。基层一线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新闻工作者本来就应奔走在路上、活跃在基层、忙碌在现场,这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工作状态。当今时代,通信手段日益发达,传播渠道更加多样,给新闻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但无论条件怎么改善,都不能替代现场的直接采访,不能替代同群众的面对面交流。越是资讯发达、信息繁杂,越要常走基层、常下基层,到基层挖掘鲜活素材。脚板底下出新闻,源头活水在一线。新闻工作者应当走出高楼大厦、文山会海、虚拟网络,走进乡村社区、厂矿企业、边疆哨所。只有到了改革建设的最前沿,才能感知群众生活冷暖、感受时代脉搏跳动,才能找到新闻的富矿、打开报道的视野,也才会有新闻报道的热度、广度和深度。
  难在转。“转”是锤炼职业精神的实践过程,是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本质要求。作风的转变,不是一时一地、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身到基层不难,难的是心在基层;拉近地理距离不难,难的是拉近心理距离。如果没有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即便下了基层,还是会像井里的葫芦浮在上面。作风问题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关键是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新闻工作者应当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满怀对群众的深情,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心声、反映群众意愿,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用到为民造福上来。只有真正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培育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新闻报道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得到群众的认可。
  重在改。“改”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是新闻报道赢得受众的迫切要求。文风体现党风、反映作风,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的实际效果。文风好,就会有亲和力、感染力,人们就会爱读爱听爱看,新闻宣传就能实现应有的价值。如果空洞乏味、板起面孔,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舆论引导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生活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群众话语充满智慧、具有最丰富的表现力,关键看我们如何反映、如何呈现。新闻工作者应当把改文风作为重要着力点,学习和运用群众的语言,生动深入地反映基层实践,努力使新闻报道更加鲜活、更富激情、更具真实感现场感。只有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新闻报道才能清新活泼、让人喜闻乐见,真正打动人、感染人。
  现在,“走转改”已成为新闻工作的基本理念,成为新闻工作的价值取向,成为新闻工作的一种常态。应继续总结成功经验、深化实践探索,弘扬“走转改”精神,不断提高新闻战线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云杉/《人民日报》2012-09-07)
  
  继续深化对文化产业的认识
  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弄清楚。时至今日,有些人还说“文化就是文化,还有什么产业?”事实上,文化建设不抓实体,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大发展。文化就如活人一样,有“魂”和“体”,是“魂”和“体”的统一。“魂”就是精神、思想、价值观念等内容部分,“体”就是内容的载体、物质等产业平台部分,文化建设既要“凝神”,又要“强体”,没有强大的实体,“魂”就无所依附,也不能传神,文化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国文化产业兴起时间不长,人们认识上有局限是难免的。要调动一切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继续深化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在思想上形成更多共识。
  (一)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的强大支撑。文化有内容、精神和形式、载体两个方面,前者是软的,后者是硬的。拿新闻、出版作品来说,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一张好的新闻图片,不传播就不会产生影响,而要传播就必须有载体、平台、渠道这些硬支撑,报纸、刊物、电台设备、电视制作、互联网、手机等都是物质产品,都是重要产业。出版也是如此,内容创作出来了,必须要经过编辑、印刷,制成发行于市的产品,才能变成大众消费品,而制作、发行产品和互联网、终端阅读器等就是它的硬支撑,也是重要产业。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文化创意都需要产业支撑,没有产业实体支撑、不能传播的文化作品,没有任何社会意义。中外事实都证明,通过文化产业做强文化才是真发展、真繁荣。
  (二)文化产业是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文化产业是由文化产品构成的,文化产品是把思想文化内容固化在物质中的特殊产品,是固定的有形的,如书报刊、影视片、数据库等,产品和内容是分不开的。还有那些文化场馆,只要建在那里,它就会影响人们。与流阵地(如演讲、演唱)比较,固阵地长效作用强、影响大。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能总是飘在空中,要用固阵地让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这必须是通过产业的发展、实力的壮大来实现。西方文化的强势就是因为它的产业是强势的、传播能力是市场化的,它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思想和专门的外宣机构,就是靠强大产业和优势产品,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我们一定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文化产品,强化有影响的固阵地,这是一个战略性任务。
  (三)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美国公布版权产业(文化产业加软件、通信)占国民经济的43%,这让全世界为之一震。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同样有着光明的前景。
  第一,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造力强,发展文化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体制机制能够调动起人民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我们的文化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我国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强,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扬帆猛进,平均年增23%,大大快于GDP的增长,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显示了它的发展潜力。
  第三,文化产业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支撑点。文化产业物质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知识资本多,是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民生经济的重要门类。
  第四,文化产业在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中作用巨大。我国文化产品的总供给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总需求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这“一低一高”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
  第五,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新动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结伴而行的,印刷术催生了第一次文化产业革命,声光电催生了影视业,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又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当前的传播革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个动力用好了,我国的文化产业将会升级换代,实现跨越,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求是》2012年第17期)
  
  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人均GDP已超过5400美元,少数地方突破1万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相形之下,文化产品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短缺”突出,满足广大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压力很大。据有关方面测算,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万亿元,但去年实际消费才刚过1万亿元,文化领域成为我国少数几个总供给还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发展文化产业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一大目标,激活两大动力,实施三大战略,构建四大体系”:
  1.明确一大目标,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根据2004年文化产业统计分类口径,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2008~2010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高于同期GDP年均现价增长速度近一倍。按照这一发展速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十二五”期末达到或接近5%是有良好基础的。如果按照新修订的文化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目前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要高一些。
  2.激活两大动力,即切实激活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两大动力。一是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二是加快文化科技创新,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抢占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
  3.实施三大战略。一是文化精品战略,二是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三是文化走出去战略。
  4.构建四大体系。一是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二是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三是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四是构建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中,还要看到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妥善处理好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文化产业具有一般产业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既离不开市场,又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绝不是只注重市场规律而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更不能把文化产业的发展随意夸大或简单理解为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市场化。切不可以文化产业替代整个文化发展,也不可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完全割裂开来。必须正确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必须统筹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责任与利润指标、扩大开放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引导文化企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军/《光明日报》2012-08-30)

  来源:青年记者20129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