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3年2月下)

2013-03-18 18:00:00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舆论监督是成本最小的纠错机制
  “不怕通报,就怕见报”,是民间对一些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甚至涉嫌违法乱纪的政府部门、政府官员的生动描述。它一方面说明了舆论监督的威慑力,另一方面也刻画出一些被监督者对待舆论监督的心态与态度。
  面对涉及本系统或辖区内问题的舆论监督,“地方官”通常有几种做法:一是讳疾忌医,竭力掩盖问题,阻挠报道,抗拒监督,甚至打击报复举报人;二是阳奉阴违,表面积极回应、接受批评,实际坚决不改,暗地搞小动作,糊弄媒体;三是千方百计搞“危机公关”,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四是顺势而为,借助舆论的力量,解决问题,举一反三,改进工作。哪种做法最明智?无疑是后者。舆论监督对政府或政府部门而言,不是坏事情,而是好事情,是助力、推力和动力,可促进、推动问题的解决,是成本最小、效果最好的纠错机制。
  如何对待舆论监督,反映的不仅是被监督者的态度、作风和宗旨问题,还有纠正错误的智慧。有人大智若愚,有人却自作聪明。事实上,让人民监督权力,受益的绝不仅仅是人民。
  (人民日报编辑赵蓓蓓/《人民日报》2013-02-05)
  
  
  设立稿件监审制度是个馊主意
  最近,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李汴生在提案中指出,目前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报道过于偏颇和夸大,使相关行业形象受损,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和社会质疑,产生了明显的负面作用。他建议媒体或管理部门设立食品专家监审,今后涉及食品安全的报道应通过监审的审核。
  这让人想起了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不想解决人们反映的问题,老想解决反映问题的人们”。试问,食品安全问题难道是媒体报道的错?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媒体报道只是真实呈现,不能因为媒体揭开了丑陋的盖子,就把板子打向媒体,否则这与本末倒置、掩耳盗铃何异?媒体监督,舆论推动,恰恰是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的有效补充途径。保卫“舌尖上的安全”,离不了媒体监督。
  设立稿件监审制度是个馊主意。但凡熟悉媒体生产流程的人都知道,媒体内部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监审制度,如果再引入食品专家监审,是否干扰媒体独立?这些监审专家又如何独立?如果专家与食品企业暗通款曲,岂不动辄枪毙与食品企业有关的监督稿件?进而言之,如果今后涉及食品安全的报道应通过监审的审核,那么涉及医疗的稿件,是不是也要通过监审审核?涉及房产的稿件要不要经过房地产商的审核?其实,所谓的设立稿件监审制度,实是多此一举,媒体对报道负责,若有问题,被监督企业完全有权利拿起法律武器。
  拿媒体报道会激化社会矛盾说事,与此前有官员认为彻底的官员财产公开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如出一辙,本质上就是以维稳的名义反对舆论监督,这种思维要不得,只会加重社会不稳定。日前,李克强副总理谈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表示,对问题绝不捂、更不绕,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和“黑窝点”。不捂不绕,是打击食品违法的底线,那些试图以“带来社会负面效应”为由,反对媒体监督的思维,正是捂与瞒的做法,该抛弃了!
  (王石川/《中华工商时报》2013-02-04)
  
  
  
  “只见官员不见灾难”的文风该改了
  连霍高速河南义昌大桥发生垮塌事故,多人死伤。当天的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大河网发布了1300多字的新闻,其中提到省市级领导16位、22人次;次日《河南日报》的相关报道中也出现了8位、15人次的领导姓名。两篇报道对地方政府组织救援的褒奖之词随处可见,但对死伤者的姓名只字未提,甚至连出事车辆的车牌号也没有出现。
  这是典型的官样文章,难怪在网络上遭到吐槽。如果按照新闻的定义和标准来细究的话,这应算是“完美”的新闻写作讲评案例——当然是属于“谨防”的那一类。但不知是否因我们新闻教育失败之故,党报上此类新闻报道比比皆是,读来满嘴八股味、官僚味,唯独缺少人味。
  灾难突如其来,公众最关心的是什么?当然是有没有伤亡,伤亡多少,谁伤谁亡了,灾难原因是什么,政府采取了哪些紧急救援措施。这是报道常识,也是人之常情。按理说,媒体人不该不懂。但我们的一些党报报道中,看不见这样的常识,也看不见应有的悲悯情怀,文辞之中洋溢着一种“喜气”,仿佛只有这样的灾难,才能让官员在媒体上活跃起来、“作为”起来;有的党报眼睛专盯“上面”,“找角度”的功夫确实不凡,把现成的丧事当喜事来报,甚至有时刚被吹捧完“十分重视”、“亲自过问”的官员,就因为对事故“负有责任”落马了。
  这是一种情感的割裂。如果媒体的报道不能和公众的情感产生共鸣,不能告知公众最想知道的信息,那么媒体公信力也就无从建立。媒体和公众之间的鸿沟只能越拉越大,你说你的,我听我的,最终剩下的交集恐怕只有调侃。
  我想,党报的一些八股文章或许也有“情非得已”的成分。文风是党风的体现,更是官员作风的投射。也许有的官员喜欢这样的报道,但殊不知,这样的“官气文章”多了,割裂的是官民之间的情感和信任。
  近一年多来新闻战线在深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其实作为政治话语核心的官员更应该“走”起来、“转”起来、“改”起来,做人事,说人话。党报要摈弃令人厌恶的文风,官员要适应现代政治传播的规律,惟其如此,才能够塑造一个拥有公信力的公共话语体系。
  (科技日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张显峰/《科技日报》2013-02-05)
  
  
  没有独特性,内容收费就是死亡之路
  作为数字化报纸的先锋,《The Daily》的失败提供了很多难得的教训。首先,内容仍然重要。《The Daily》之死,既不说明内容不再为王了,也不说明收费是错误的。好的内容一定为王;且越来越可能收到钱。大路货的新闻不会吸引任何人,更不用说年轻人,所以需要创造独特的产品。人们会为独一无二的价值付款,这是可以肯定的。实际上,很多内容供应商出售他们的内容是盈利的。汤森路透正在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为企业及专业人士提供专门信息来源的机构之一,《经济学人》也正在逆潮流而上。
  尽管新闻杂志正在萎缩,《经济学人》坚持你必须订阅它们的纸质出版物才能使用它们的数字内容。其成功关键是什么?它有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提供任何人都不能提供的东西。它成了唯一可靠的地方,能够在此获得一些由财政观保守而社会观自由的人所提供的观点清晰的国际新闻。必须牢记,新闻在信息丰裕的时代是一种大路货。没有独特性,收费就是通向死亡之路。
  与此同时,如果你想在数字化世界中让你的新闻应用脱颖而出,《The Daily》的模式从反面告诉你,你最好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同时以最广泛的范围传播。单一平台的出版策略是有问题的;必须力图在所有的地方追随读者,这是因为读者本来就分散在各个地方。杰夫·贾维斯说得好:“必须拥有一套建立在读者关系上的战略,在读者希望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和任何平台上为他们提供服务。”
  《The Daily》的失败,也让我们有机会反思App模式作为媒体出口的失败。不管媒体内容做得如何,苹果对任何订阅收入都会拿走三分之一,这会严重挤压媒体本来就不大的数字收入空间。更加重要的是,应用程序本质上是有墙的花园,读者无法进行互动评论。这和用户在万维网上的信息获取习惯迎面冲突:读者希望应用程序拥有万维网式的链接,并且可以随意评论。如果新闻应用不能和其他数字化媒体相容,那么,不管该应用多么漂亮和新奇,读者的沮丧感都无法消除。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文汇报》2013-02-03)
  
  
  文化出版创意贵在发现需求和创造供给
  出版也好,抑或传媒也好,甚至文化也好,面对的需求是在转移的,如果不能随着需求进行调整,不能去发现新需求,抓住新需求,这个企业就会失去生命力。一个好的出版人或者文化人,追求文化品质是一回事,时刻关注新需求是另一回事。
  发现需求,作为编辑贵在发现作者、作品,作为社长总编就要着意发现新的结构性板块。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现能力,是企业家宏观的眼界和前瞻的能力,否则就把自己视为普通员工了。
  陈天桥发现了人的天性要玩游戏而互联网为玩家提供了全新的时空,开创了一个产业。嘉德发现了盛世藏宝,富起来的人要收藏,而拍卖业是收藏家到达彼岸的桥梁,从而大投入获得了大产出。邵忠发现了画报转向周刊,构筑一个城市生活资讯和时尚的新平台成为一种可能,一举创办《周末画报》取得成功,然后又扩大战果,发展成为跨媒体、跨地域的期刊群。盛大、嘉德、现代传播这三个文化企业的领导都有发现的能力,而且看到了一种大趋势,所以能做出超前的布局。这种主动性、创造性思维,与我们长期养成的“党叫干啥就干啥”的思维以及惰性是很不一样的。
  当然有了发现能力还不够,还要有实际的创造能力。否则就陷入了空谈,流于形式。创造力是把发现力具体化的一个过程,通过措施,细化方案,形成有效的产品和服务,以供给消费需求。
  在互联网和文化消费多元化的时代,纸媒“永远健康”不再成为可能,社长、总编就要考虑大方向,去发现新的需求。未来文化和社会的需求还是多方面的,机会也是充分的。关键是在我们的体制下,人们有没有积极性、创造性去发现需求和把握供给。
  纸媒的需求空间是有限的并且尚在缩小,而网络游戏预计有1000亿元的需求,艺术品交易已有2108亿元的需求,而这两种需求在十年以前几乎是不存在的。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与出版、文化相邻相关的需求。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李嘉诚不能永远做塑料花生意”的原理。
  未来的传统出版社或传统媒体,简单地搬上新媒体不会获得大的经济收益(2012年中国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所谓大发展了的网络出版,实际上只是500亿元的网络游戏、400多亿元的网络广告和100多亿元彩铃的收入组合)。要超常规思维,坚守本业又跳出本业找出路。
  结论是:文化出版创意产业贵在发现需求和创造供给,没有这种能力,不会开拓新品种、新领域和新项目,最终将困死一隅。只有那些勇于发现、勇于创造的人,才能抓住需求,提供供给,架起供给与消费的桥梁。当需求被激发,受众会大把地掏出真金白银。
  (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创始人、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祝君波/《文汇读书周报》2013-02-08)

  来源:青年记者20132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