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3年3月上)

2013-03-26 16:42:01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既要“迎合”更要“引导”
  中央提出改进文风的要求以来,新闻媒体迅速行动,改文风的势头很好。不过,有些现象也需要注意。
  为什么要改进文风?一个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那种令人生厌的空话套话、公式化、文件化的文风,使我们的报道、文章为群众喜闻乐见。表面上看,的确有个“迎合”的问题,要迎合群众的需要、受众的喜好,但一味迎合就不对了。正确的方针是:既要“迎合”,更要“引导”。
  以媒体的批评报道为例。现在,群众对很多事情不满意,对政府的抱怨不少,媒体对政府的批评报道、批评声音会受欢迎。近期一些媒体和网站上,充斥各种负面新闻和批评声音。负面的东西一条新闻可以炒几天,甚至翻来覆去炒,正面的声音一报而过,转眼就烟消云散。
  媒体热衷于批评政府,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可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西方发达国家有成熟的法治文化,已是定型的法治社会,媒体批评基本不影响政府依法施政。而中国离法治社会还有很大差距,政府施政主要靠自身权威和民众信任,媒体的过度批评和质疑可能会损害政府权威和公信力。事实上,中国政府的工作表现在当今世界各国中是很好的,连西方舆论也很难否认这一点。这是一个最大的真实,对政府的过度批评有违这个真实。
  一方面,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很必要的,对于政府端正执政理念、提高施政水平和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对各种腐败、特权现象保持舆论高压也很必要,中国社会对思想舆论多样化的承受力也大大增强;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矛盾凸显和问题多发期,改革发展需要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如果媒体热衷于“扒粪”、“揭丑”,大小官员丑闻不断、政府形象灰头土脸,又怎么能保证政府高效施政、社会团结和谐?
  再谈“快餐式”阅读问题。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心态浮躁,“快餐式”阅读盛行,看报看标题,上网找热点,读文章、读书都是浮光掠影。这种状况绝不是什么好事,既不利于社会理性和思考力的增强,也不利于文化的创造、积累和传承。但这可能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很难避免。
  面对这样的现实来改进文风,不适应不行,连眼球都抓不住,其他什么都谈不上;一味迎合也不行,靠耸人的标题、火爆的文字、短平快的信息、呼啸而过的热点吸引人,结果很可能是跟着“感觉”走,被非理性的声音牵着鼻子跑,怎么谈得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跟风起哄容易,独立思考难,真知灼见并不容易获得。面对喧嚣的舆论环境,需要更多的人有“定力”,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坚持说真话、讲真理,少写那种迎合潮流、哗众取宠的文章,多写真正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在点子上的文章。真正有思想的东西,也许不会引起一时的轰动,但会在读者思想深处引起触动甚至震撼,作用深刻而长久。
  还有媒体受众分化问题。中国社会正在日益多元化,人们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兴趣点、交际圈,这是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发生变化的更深层原因。任何一种媒体,已经不可能覆盖全民。这就要求,改文风切忌“一刀切”、“大锅烩”,而是要认准定位,增强针对性。媒体传播的目标受众不同,改文风的要求也不同。以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的党报党刊,和以普通市民为对象的都市类媒体,对文风的要求自然不同;党报、大报不应该向都市报靠拢,主流媒体不能向网络媒体看齐。简单地以文章长短论英雄、以受众多寡论高下、以轰动效应论输赢,是对改进文风的误解,那样就容易走偏,使媒体无所适从。
  (《求是》杂志社编审孙珉《求是》2013年第5期)
  
  
  
  言之有物,“物”从何来
  作为思想理论从业人员,我最关心的是文风的改变。长期以来,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废话充斥我们的某些报刊,趋同的思想、克隆的文章、似曾相识的表达,大量复制于各种媒体,简单重复中央文件和上级指示、生拉硬拽经典作家在特定条件下的某些论述,成为某些“文章高手”的不二法门。缺少独到见解、独立思考、独特表达,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是此类文章的共同特点。突破“长、空、假”的痼疾,实现“短、实、新”的要求,是当务之急。有关方面要求文章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其实,“三有”的核心,是言之有物,焉有离开“情”、“理”之“物”?问题的关键在于,“物”从何来?
  不才以为,首先从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来。一个真正对国家民族、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作者,绝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应声虫”,绝不是一个缺乏独立人格和思想的附属品,绝不是一个以简单重复上级指示、靠文件选题、靠口径作文的“复印机”,而是一个创造性理解先贤思想和中央精神的智者,是一个坚持真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战士。
  二从深厚的学养来。新闻宣传、理论研究、文学创作,都离不开学养灌注、学问滋润。没有深厚的学养积淀、学问生发,单靠一点实用主义的现学现卖、立竿见影,可以糊弄人于一时,终究难以服众于一世。某些宣传之所以言语乏味、面目可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作者胸无点墨,又要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终究难逃露馅的窘境。
  三从对国情和实际的深入了解来。文章要做得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除了对国情和实际的深入了解和理性分析,难道还有什么其他途径吗?读书、看文件固然是对实际的一种间接认识。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长期脱离实际,高高在上,以真理化身自居,动辄要教育人、引导人、灌输人,以为自己比工作一线的同志更了解实际、更有发言权,实在是一种非常可笑的想法。
  要言之,想要做到文章“言之有物”,先问问自己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是否具有相对厚实的学养积淀,是否具有以理服人的起码资本,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是否心中有数。想予人以物,自己先要有两把刷子。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却常常被人忽略。
  (《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朱铁志《北京日报》2013-02-04)
  
  
  
  如何保护传统报刊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报刊是主力军。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传统报刊内容被网站大量转载,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网站并未征得作者同意,也不注明作品最初来源于哪家报纸。这种情况导致很多传统媒体蒙受损失,在数字化大背景下,保护传统报刊社记者的著作权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根据《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法律规定的时事新闻,专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司长王国庆认为,单纯的时政类消息依据《著作权法》可以合理使用,而经过策划、采访,蕴含记者智力成果而写就的深度报道,不应属于《著作权法》所指的时事新闻。因此,这种报道应该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各新闻单位、报刊社要充分认识到新闻作品是单位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要增强版权保护意识,依法处理刊发、转载、使用或被侵权等实践中的各种法律关系。
  国家版权局副巡视员段玉萍介绍,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只对报刊等平面媒体相互之间的转载有特别规定,对互联网转载纸媒的情况未予特别规定。严格意义上说,只要法律没有特殊规定,就要按《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即“授权使用”原则来处理。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外,报刊的非时事新闻类作品,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作为文摘、资料刊登,此前不用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但转载后一定要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网站转载传统纸媒的内容,要依据《著作权法》事先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使用之后向著作权人支付稿酬。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群峰认为,记者的报道一般来说属于职务作品,记者所属报社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按照法律规定,稿件完成两年内如果其他媒体要以相同方式使用,除了要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之外,还必须经过单位的同意,转载或使用时要清楚注明记者姓名以及最初刊载的报刊出处,否则就属于侵权。
  (光明日报记者刘彬《光明日报》2013-02-27)
  
  进军新媒体也要尊重市场规律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迅猛崛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媒体生态。
  传统纸媒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杭州日报报业集团2005年开始着手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的探索。目前,集团所属纸媒主要有三种模式:以都市快报19楼空间为代表的城市社区网站,完全独立于传统媒体;以杭报在线为代表的融媒体形态,网站与报纸合一,一个编辑部、两个发布平台;以萧山新闻网为代表的,网站和编辑部独立,但依托萧山日报全媒体采集平台,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多媒体发布。目前发展最快的是19楼空间。仅仅5年时间,就从一家本地社区网站,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社区网站,注册用户从10余万激增至1500万,日均访问量超过1600万人次。应该说,这三种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在传统纸媒应对互联网挑战的问题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成功便是硬道理。
  总体来讲,传统纸媒目前发展新媒体的最大障碍显然是缺乏盈利模式,产品计划赶不上媒体变化,这就让目前许多报业同行进退维谷:或等待观望,犹豫不决;或盲目烧钱,比拼时髦。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并有害的。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而谨慎。新媒体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手段,它那种实时、海量、多媒体、平台化以及不受地域限制的传播,是对传统纸媒存在的缺陷的有效补充。传统纸媒千万不可将自己与新媒体对立起来,把新媒体视为洪水猛兽,加以消极抵制是十分有害的。新媒体是“狼”,来势汹汹,唯有积极主动、化敌为友,张开双臂去拥抱新媒体,勇敢地与之共舞,以开放融合的姿态应对挑战,方为上策。
  传统纸媒进军新媒体,眼下要注意三个问题:
  把握趋势。网络媒体正逐步从桌面互联网走向移动互联网。因此,现在发展新媒体,要高度重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在线产品开发,积极抢占移动互联网先发优势。如果移动网媒发展能占得先机,那么,传统纸媒在新媒体领域还有可能后来居上。
  注重融合。传统纸媒采编力量雄厚,在读者中已有较强的公信力和品牌优势。故传统纸媒做新媒体,一定要借力自身的内容优势、品牌优势,缩短新终端的培育期;同时,又要借助新媒体终端,克服传统纸媒不能实时、互动、多媒体发布的缺陷。而要实现两者之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只有通过融合才能做到。
  尊重市场。传统纸媒发展新媒体,不能头脑发热,跟风砸钱。态度积极、敢于投入是对的,但也要研究市场,尊重规律。推出一个产品,一定要有盈利模式的设计。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赵国品《人民日报》2013-02-28)

  来源:青年记者2013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