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4年1月下)

2014-02-26 15:06:38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新闻晚报》,休刊了
  
  纸媒的惶惑
  1月1日,上海报业集团属下的《新闻晚报》正式停刊了。与2008年《财经时报》的停刊不同,《新闻晚报》的停刊似乎并没有一个很直接的“导火索”,就这样“平白无故”地自己把自己“干掉了”。
  大约是上海报业集团的霹雳手段过于凌厉的缘故吧,市场、读者甚至报社员工的反应都从容、淡定得很,颇有些“大痛无痛”的风范,或许这倒也能从一个侧面证明,《新闻晚报》原本真就是无可无不可的那么一张纸?
  掐指算来,大概在2000年前后,随着大批资本渐次涌入传媒行业,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成熟、强势,整个纸媒就开始一天甚于一天地惶惑起来,各家报社每年都要绞尽脑汁又例行公事地改改版、创创新、搞搞多种经营,似乎就是对这种惶惑感的最好印证。或许马上就会有人跳起来反驳,“改总比不改好”、“变就比不变强”,也是,这样的反驳似乎还真是挺难反驳的。
  人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总是习惯性地脚踏着“变动”、心追着“永恒”。或许,这恰恰就是人类的宿命——“变动”是手段、“永恒”是梦想?也未可知,很艰深的一个哲学问题。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现实中惶惑着的纸媒们,绝非困窘于这个难解的哲学问题,因为总是整天忐忑于“温饱”、忐忑于“温饱”会被“妖怪”无情剥夺的人,哪会有心思琢磨飘在半空中虚无着的“哲学”。
  这大概就是纸媒们惶惑的起点吧,再顺着这个起点往下捯,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纸媒,对自己的读者几乎都处于无法把握的尴尬境地:不知道谁在买报纸,不知道谁在看报纸,更不知道那个人的学识水平、经济状况、职业前景……总而言之,几乎什么都不知道!在这样的状态下,要想“有的放矢”,要想“从客户兜里想方设法地掏出更多银子”,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这样的状态下,面对一个个新鲜杀到的劲敌,不惶惑倒真的很奇怪。
  (证券时报记者木木/《证券时报》2014-01-08)
  
  黄昏时分,新闻仍在路上
  碰到一位朋友,说起她老爸一直订着《新闻晚报》,2014年的订报单也在手上了,“好端端的报纸,怎么忽然就停了呢”,老先生有点想不通。
  似乎所有的纸媒业者,在和《新闻晚报》说再见的同时,都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好端端的,果真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了?
  纸媒的读者正在老去,早就是个不争的事实。曾经冲锋陷阵报道各领域改革的纸媒,痛陈过国企改革、纺织砸锭之势在必行,分析过行政改革、简政放权之迫在眉睫,现在发现,改革之剑挟互联网技术的秒杀之威,正飒飒挥到自己足下。说壮士断腕也罢,华丽转身也罢,再美的夕阳,似乎终将被月亮取而代之。
  危机岂独纸媒。门户网站、网络论坛、手机报、微博、微信、APP、客户端……这是一个网络产品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时代,人们习惯于用手指交谈,用手机阅读一切,彻底颠覆了自蔡伦造纸的奇思妙想始、积累了两千年的人类文明传播方式。
  新技术革命摧枯拉朽,触目惊心。但是,从精神层面上,请始终相信,只要这个社会还存在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问,还存在对公共事件的好奇打量,还存在对众说纷纭的求证渴望,作为社会瞭望哨的记者就不会歇业。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声音多元、舆情复杂,记者的职业精神、自律意识、专业水准和公信力更加弥足珍贵,受众的信任堪比黄金。“关键时刻我在现场”,报道事实、尊重事实,还原真相、探究真相——不管用什么载体,这仍然是新闻最强大的生命力,也会一如既往地推动中国向着澄澈光明不懈前行。
  事实上,近些年来,积极影响中国的众多新闻,仍然来源于传统媒体的职业记者。互联网上的海量新闻,能够让受众信赖且肯多看一眼、或是认定有求证信度的,寻根究源,捉刀者往往隐于灯火阑珊处的报馆,那里也潜伏着据称今年将大为走俏的客户端写手们。秉承新闻理想,冷静客观报道,永远不会过气。
  记者们请小心看管手中的烛火,不要忘记点燃时的承诺。君不见,纸媒近了黄昏,新闻仍在路上,它的全部尊严,不在于它穿哪件衣裳,而在于直立行走的赤裸裸的真实……
  (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新民晚报》2014-01-04)
  
  生于权力,死于权力
  存世14年的《新闻晚报》停刊,使国内新闻界同仁再一次感受到了传统媒体衰竭而亡的命运似乎已经无可逆转,他们认为传统媒体的产能已经过剩,报纸既然已经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关掉几家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在网络出现以后,报纸的命运就一直堪忧,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如果说《新闻晚报》是在网络的冲击下而不得不死亡,却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回顾《新闻晚报》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它的出生便是行政力量“拍脑袋”的产物。1999年,有官员忽发奇想,将当时的《新闻报》一拆为三,分别建立了《新闻晨报》、《新闻午报》和《新闻晚报》。也许是主事的官员年轻时干过电视报道的缘故吧,因此号称要开发滚动新闻,也就是让一桩新闻在晨报、午报、晚报上分别报道出最新进展。稍有报纸运作常识的人一看就可知这是一种缺乏可行性的想法,但在长官意志的作用下,它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碰壁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没多长时间,这三家报纸就开始分道扬镳。
  《新闻晚报》虽然脱胎于一种怪异的行政安排,但它既已出生,自然必须接受市场的考验。这家报纸既没有像上海的另一张晚报《新民晚报》那样的“百年老店”的招牌,也不具备由行政力量辅助摊派发行的资格,它增加的每一份订数,全要凭着读者对它的认可,由读者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钱来。这么多年来,它已经完成了市场化的转轨,也得到了一些读者的认可。特别是由于它在地铁发行上用足了功夫,因此每天下午,乘客阅读《新闻晚报》的场景在上海四通八达的地铁里并不少见。但是,这一张当年由行政力量“分娩”出来的报纸,最终却仍然死于行政力量之手。诚然,中国的报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因此报业像实体经济领域一样进行“关停并转”是大势所趋。但是,就像其他行业一样,消化这种过剩的产能,却不应该依着权力的意志,而必须由市场来决定。在上海报业集团组建以后,权力一方面给一些报纸以财政资金资助,一方面又关掉一张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的报纸,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并不是消化报业产能过剩的可取之道。已经面向市场的《新闻晚报》,其实是可以活下去的。但是,握有强大权力的行政力量总是自认为比市场高明。关闭《新闻晚报》,打出的自然是“改革”的旗号,但是这种由行政力量推进的所谓“改革”,正是未来改革深化中必须改革掉的对象。
  有人认为,像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出现两份晚报,造成同业竞争,是一种自相残杀,因此关掉一家是合适的。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思维,一个城市应该有几份晚报,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在市场。对读者来说,存在两家晚报就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自由,他们可以通过比较寻找到更适合自己需要的报纸,而对于同城的两家晚报来说,为了争夺读者资源,也必然要俯下身来出品更多让读者满意的内容。最近几年,《新民晚报》更倾向于迎合年轻读者的口味,这种革新的动力,不能说没有来自《新闻晚报》所产生的竞争压力。而现在,在这个竞争对手消失以后,它是否可以松一口气了呢?如果情景真的是这样,那么上海的报业市场实际上就出现了倒退。
  (上海媒体人士周俊生/《证券时报》2013-12-31)
  
  休刊是最简单也是最消极的做法
  在有些热衷唱衰传统媒体的人看来,《新闻晚报》休刊为他们提供了新证据。但是,从一家报纸的休刊,推不出传统报业消亡的结论。《新闻晚报》休刊不应被简单地模仿,也不能将这看作纯粹的市场行为。因为,如今我国很多报纸虽是市场化经营生存,但报业本身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报业的市场化不但不能和制造业、物流、IT等行业相比,甚至和同为文化产业的影视出版业相比,也明显滞后。
  很多报纸已在市场中搏杀多年,到现在还不是企业法人。这导致它们只能靠自身造血滚动发展,无缘资本市场,难以借助资本运作迅速做大、做强。由于不是企业法人,很多报纸也难以享受政府给予文化企业的各种政策优惠。而且,报业市场被地域分隔,到现在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
  对《新闻晚报》休刊事件,很多媒体人心有不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家市场化的报纸没有以真正市场化的方式迎来其在市场中的命运。
  现在,有些传统媒体确实面临经营困境,但是摆在媒体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面前的,并非只有休刊一条路。一方面,需要媒体和媒体人适应新媒体时代,谋求创新、转型;另一方面,有关方面也应借此加快推进传统媒体“转企改制”等市场化改革,赋予传统媒体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各项权益,理顺媒体和市场的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这些内容如果能够尽快变成现实,传统媒体将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不能不说,在意见汹涌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价值愈益凸现出来。其因为追求新闻事实和真相,捍卫公共理性,而成为维系社会稳定、传递社会各阶层共识的最佳平台。传统媒体的作用不可替代。
  如果有媒体面临经营困境,休刊是最简单的做法,也是最消极的做法。《新闻晚报》或许只是制造了100人左右的失业问题,对于一些自办发行的报纸来说,休刊可能带来数千人的就业问题。
  对有关各方来说,应该有更积极的作为。媒体要主动创新转型,同时也要通过深化改革,给传统媒体松绑,更多地用市场的手段和力量,解决目前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正常的媒体市场退出机制。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有的媒体仍然办不下去,再关停破产,大家也就无怨无悔。这样是效率最优而代价最小的一种选择。
  (新京报评论员于德清/《新京报》2014-01-02)


  来源:青年记者2014年1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