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30日 星期六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4年3月上)

2014-03-25 23:34:11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好记者是怎样炼成的

  当前,很多新闻工作者认为新闻行业压力大、收入少、缺乏尊重,这些困境都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新闻工作是一个既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的行业,需要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足够的新闻敏感性、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政策和大局的了解,还需要优秀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行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社会要求。

  在一段时期,新闻行业是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天下,随着媒体的细化、行业的细分,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各个专业的人才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投身新闻工作。也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媒体出现拒绝新闻专业学生的情况,比如说经济、法律方面的专业媒体专门开始寻求相关专业方面的对应人才,还有的一些媒体即使是面向普遍大众的,也宁愿招收其他专业的人才或者是高中毕业学历较低的新闻学徒。很多人认为,大学毕业的新闻系学生有时还不如这些高中生学徒实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记者本身知识基础的宽、窄、高、低水平,就会影响后续的发展。

  建国之后以及新闻教育大发展的时期,新闻学绝大部分的时间进行的都是人文社科知识方面的教学。一些老牌的新闻院校或大学新闻系,教学安排上75%的时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外语基础的培养,只有25%的时间安排的是新闻专业课程。现在,有些院校的新闻专业把教学过多地放在新闻实务上。实际上,很多新闻实务的内容,学生到工作岗位后都能够很快上手。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一个记者的发展后劲就能看出来,这个后劲不是一天半天能够有的,那些带有实务性质的课程却是容易捡回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一个新闻系的学生能不能胜任自己的记者工作,能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能不能在行业内做出成绩,相当一部分取决于那75%的基础夯得实不实,还有就是自己的努力。

  任何一个好记者、名记者都不是一锤子买卖打出来的,都需要终身学习,新闻系只是为他们打下一个通才的基础,进入社会,进入媒体,那就修行靠个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因为新闻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工作,每进行一个采访,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可能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新闻工作者总是完成一个战役,又进入另外一个战役,又去学习新的信息和知识。新闻工作就是这样经过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的积累,知识和能力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老记者就是这样滚出来的,这就是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

  市场经济时代,诱惑很多。一些记者主动或者被动地忘记了或者背弃了当初的理想,做出违反社会道德或者法律的事情。这不能全部归咎于市场,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也有很多年了,他们的记者也是既讲自律也讲他律。如果缺乏新闻职业道德,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基础,是不足取的。新闻工作者更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个职业是一个受尊重的职业,也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职业。在工作中需要去观察别人,去判断别人,自己如果都失去了底线,就不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方汉奇/光明网2014-02-19/光明网记者吴晋娜采写)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建设者心态

  建设者心态,简单讲就是一个建设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心理状态,包括树立主体意识,用行动营造良好氛围,推动问题解决,促进事业发展等。要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设者就必须具备正确的建设者心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推动事业发展,这应该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参与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遵循。

  在现实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做到忠实记录并不难,难的是科学判断新闻价值和社会效益,发挥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的正能量;新闻工作者成为批判家并不难,难的是既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使批判与建设相得益彰;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呼吁并不难,难的是既能“喊破嗓子”,又能“甩开膀子”,用行动肩起责任,用积极主动的努力向全社会证明“我是建设者”。只有真正具备了建设者心态,新闻工作者才能不热衷“唱衰”、习惯“扒粪”、片面“亮丑”,才会注重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和轰动效应,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来完成采编工作;只有真正具备了建设者心态,舆论监督才不只是揭丑和痛骂,而更多的是揭示真相,挖掘事实,理性思考,并提供建设性的解决路径;只有真正具备了建设者心态,新闻工作者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忧乐、共患难,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共命运、同奋进。

  对于大多数新闻工作者来说,建设者心态不是开始就有的,需要在一段时间甚至是很长时间的新闻实践中培育,而基层则是培育建设者心态的土壤。分析许多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成长经历可以证明这一点,开始时只是想完成任务,采访浮光掠影,满足于一些小小不言的报道。后来走进基层,走到群众中去,才真正认识是非曲直,感受到正义的力量,收获真实感动,从而对记者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为群众、为社会、为祖国做些事情的想法,这就是建设者心态的缘起。当看到来自基层、采访深入的报道得到群众认可,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时,新闻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就有了新的理解,进而产生为社会公平正义而努力、融入时代的强烈愿望和责任感。当这种责任感成为工作理念时,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也便真正具备了建设者心态。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走基层就是一次次授课、一次次对灵魂的洗礼,是不断培育和强化新闻工作者建设者心态的过程。

  (中国记协邢发亮/《红旗文稿》2014年第4期)

  

  平面媒体停刊与互联网冲击有多大关系

  从传播的角度看,互联网构成的数字生活空间正在使传统媒体的功能缩水,价值贬值,因为新闻内容的生产、发布将不再由于技术的限制而成为稀缺资源,而依托这些功能和价值通过商业广告、公关等创造的媒体商业价值也正在崩溃。这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类传统的大众媒体正在被互联网替代。

  需要说明的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功能和价值虽然有所降低,但不会完全丧失——毕竟,人们需要类似传统媒体这样的专业机构所生产的高品质内容。不过,传统媒体目前的形态和生存所依托的商业模式正在加速崩盘——换句话说,传统媒体正在进入的不是“寒冬”,而是“冰河时期”。

  美国平面媒体纸质版的停刊潮可以作为一个最有力的佐证。2009年以来,受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的冲击,《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读者文摘》、《新闻周刊》等纸质版纷纷停刊,直接原因是读者流失,商业模式出现严重问题。

  1951年,美国报业广告收入是195亿美元;到了2011年,美国报业纸质版广告收入是207亿美元,网络版的广告收入只有19亿美元,合计226亿美元,创下了60年以来的最低点。2011年和2012年,美国报业整体广告收入持续以7%左右的降幅继续下滑,直至跌到1950年以前的水平;报纸网站的“收费墙”模式无法代替原来广告的商业效益,而且前景十分不稳定。作为以上一系列下行数字的连锁反应,美国新闻业从业人员10年减少了40%,平面媒体内容发布频率也在减少。

  除了来自互联网的冲击,造成美国平面媒体处境艰难的原因是否另有其他?笔者以为,美国报业的产业化程度非常高,传统媒体产业内部的问题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得以解决。美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在2001年就已经超过50%,2012年更是达到81%,互联网随时随地、便捷易得的优点使传统平面媒体的读者大量流失,企业的营销传播费用大幅度向互联网转移,导致平面媒体的商业模式难以为继。由此可以断定,目前造成美国报业停刊灾难的“罪魁祸首”就是互联网。

  中国的平面媒体也开始进入艰难时世。从广告收入来看,根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2012年报纸广告刊例收入下滑7.5%,2013年下滑8.0%。笔者认为,虽然今后几年,中国也会出现平面媒体的停刊潮(2014年元旦上海《新闻晚报》的停刊就是一个信号),但这些现象是传统媒体产业内部调整的体现,与互联网的冲击并无直接关系,不能简单地归因为互联网的冲击。即使没有互联网的外部冲击,随着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些报纸也会停刊,千万不要盲目比附美国报业的现象解释中国报业的停刊现象。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媒体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是多重的,目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产业化调整和互联网冲击。在总体衰落的过程中进行传统媒体产业的升级改造,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缓解互联网冲击的压力,是目前阶段中国传统媒体发展的特色。中国平面媒体的变化不会直接复制美国报纸迅速衰落的路径,虽然从总体来看,其生存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如果传统平面媒体不加速进行自身的产业化调整,将会遭遇更大的困难;而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机制调整和产业升级,即使外部有来自互联网的冲击,传媒制度的内在良性调整机制还是会释放出一部分发展空间。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光明日报》2014-02-22)

  

  

  没有移动传播力,难言舆论引导力

  老报人有句话,读者在哪里,发行就到哪里。数字时代的读者在哪里?多数在线上。准确地说,读者的时间和注意力有限,大多已绑定在移动终端上。

  研究表明,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已经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PC互联网等转向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那么,数字时代的发行,即新闻推送到哪里,就不言而明了。

  新闻,如果缺乏受众到达率,舆论引导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讲,党报系统无论是移动入口占领还是传播渠道建设,规模上都缺乏优势。这一点,得到刚刚发布的《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印证。报告指出,在报纸移动传播百强中,都市类有68家,成为移动传播转型的主力军;而党报类15家上榜,仅占15%,与现实影响差距悬殊。

  从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出发,党报移动传播转型势在必行。但是,把印刷版变成数字版、把线下内容照搬到线上,是否等于转型了呢?恐怕只完成了第一步——转场。

  在新媒体时代,党报若没有内容的适应性调整,若不能满足读者发布、分享和社交的需求并建立更加深入的关系,那么移动传播转型注定是苍白的、呆板的。完成真正的转型,党报有必要在组织架构、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上进行变革,更加契合数字传播发展趋势。

  只有具备相当的传播渠道覆盖率、符合不同需求的内容生产和更加紧密的用户粘连,才谈得上移动传播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才有登高阶梯。迎接时代新挑战,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需要注入互联网思维等“进化基因”,克服路径依赖的惯性,破除“集而不团”的弊病,整合新闻媒体资源,实现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姜赟/《人民日报》2014-02-20)


  来源:青年记者2014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