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4年8月上)

2014-09-02 23:37:28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最重要的是职业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

  互联网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传播工具。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工具,正在全面推动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进步。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起步阶段,常常是创办一两个新媒体平台,或是通过搬运媒体内容,或是通过网上文章报上落地,或是通过双方互动,来切入网络舆论场。严格地说,这是一个物理阶段。第二阶段,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人力资源和新闻资源,重组生产流程,制作不同的新闻产品,在新老媒体上分别发布。许多传统媒体早已进入但一直停留在起步阶段。少数具有战略眼光和职业担当的传统媒体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开始整合资源重组生产流程。然而,即使少数传统媒体开始与新媒体进行整合重组,这种融合还是初步的、表象的。

  工具理性,融合在人!生产工具虽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发明创造工具的是人,使用工具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的也是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最重要的是人的融合,即职业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实现职业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就是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既充分发挥职业传播者对信息选择、核实、整合和分析解读的专长,又能够让身在第一现场的网络受众作为业余传播者在第一时间利用权威平台发布信息。

  互联网彻底颠覆了传播者与受众的传统关系,每位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新闻报道的事件调查、数据分析、档案查找、文献解读等工作,可以用“众包”的方式,请网友分担完成。新闻机构在网友完成工作以后进行把关审核即可。职业传播者与网络受众的这种融合,既可以利用网友人多量广、专业门类多样的优势,对事件、数据、档案、文献进行全方位、高速度的调查和分析解读,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还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扩大受众群体。按照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受众对媒体付出得越多,对媒体的忠诚度会越高。受众参与了媒体组织的报道工作,就会把媒体当成自己的事业,对媒体更加信任、更加忠诚。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对媒体的黏度会提高。

  职业传播者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其权威性和公信力,首先来自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重要性、及时性和广泛性。信息传播平台对重要信息视而不见,受众就会对信息传播平台视而不见;信息发布姗姗来迟,受众就会不告而辞;信息发布量少面窄,受众群体也会量少面窄。更重要的是,如果信息传播平台没有及时准确地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核实、分析解读,所发布的信息真假莫辨、鸡零狗碎、不知所云,那么,这个信息传播平台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会轰然瓦解。

  实现职业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就是在网络时代媒体融合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开门办报办台的优良传统。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新媒体思维或者叫做互联网思维,而且更需要新的媒体思维,或者说是媒体新思维,即从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的思维方式。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人民日报》2014-06-26)

  

  

  传统媒体不应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急剧改变着这个世界的一切。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迅猛冲击,新闻信息产品的内容和结构、传播终端的形态和功能、受众的心理和习惯,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生成舆论、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年轻一代更是将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面临着市场被压缩、影响力下降、舆论引导和主导能力越来越脆弱的问题,有的甚至沦为微博、微信的“印刷体”。新兴媒体的裂变式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引导和传播格局,舆论生态更加复杂,对新闻宣传工作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传统媒体被边缘化,主流媒体难以真正掌控主流舆论,主流舆论难以有效传播主流声音的问题已经出现。面对新的舆论环境,我们必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创新中掌握主动权、主导权。

  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按照新华社党组的部署,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在不到两年时间,跨出三大步,在产品融合、终端融合、渠道融合、平台融合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第一步,创办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实现通讯社核心职能新媒体化和向新媒体领域拓展延伸。我们始终相信:即使在内容提供者受到巨大挑战的新媒体时代,有锐度的新闻,依然不可替代。专线形成了“市场倒逼采编”的多媒体内容生产机制和业务流程,目前已经有600多家新媒体为主的用户。

  第二步,着力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实现在新媒体、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引领。我们以集成服务理念和前沿的数字传播技术,推出了30多个大型多媒体集成报道产品,网民点击最高的达2亿人次,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反响,实现了主流舆论在新媒体、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引领。

  第三步,举全社之力打造国内最大的党政客户端集群,抢占移动互联网和4G时代媒体融合制高点。建设“新华社发布”客户端集群的一个目的,在于打造自己拥有的平台。我们看到,为了赢得用户受众,传统主流媒体往往将大量内容资源无偿地“为他人作嫁衣”。这种模式持续下去,传统媒体最终很可能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而“新华社发布”已经避免了这种状况的延续。同时,我们在强大新闻客户端的背后,是建设更为庞大的政务新媒体服务体系,最终建成国内最大的国家级移动客户端集群。

  (新华社副社长慎海雄/《人民日报》2014-07-18)

  

  媒体融合,改变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

  技术最终是为人服务的,谈新技术推动媒体融合,不能就技术谈技术,而需要结合媒体服务方式的转变来认识这个问题。新技术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包括媒体传播方式。新技术推动媒体融合,本质上是信息生产力及与之适应的互联网生产方式、互联网思维方式共同决定传播方式变革的过程。媒体融合是媒体服务方式变化的具体表现。

  媒体融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媒体登陆手机”或“媒体登陆社交网络”这么简单,因为融合不仅是技术形式上的变化,还有传播方式的变化。媒体融合正一步步地从技术应用向媒体转型深化,所面临的问题变成:传统媒体这种自上而下的中心化网络传播方式,如何与网络媒体这种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网络传播方式相互融合。

  ◆个性化服务不断创新

  互联网媒体的融入,导致许多新的媒体形式涌现,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因此也有变化。出现了三类新媒体:其中第一类新媒体,基于个人元数据标记,形成个性化的自助服务;第二类新媒体,以围绕内容的社交服务为主,提供自组织服务或提供专门围绕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例如通过聊天插件,允许人们围绕感兴趣的内容实时聊天;第三类新媒体,提供的是自下而上涌现生成内容的自媒体服务。例如,有的网站提供社会化个性新闻服务,支持用户定制阅读,相当于定制个人新闻主页,还可以推荐新闻给好友分享。有的网站提供信息萃取服务,根据信息被订阅、收藏、评价或转载的情况,制定出信息重要性指数,供用户根据排名阅读……类似的服务还有很多,都是把读者对新闻的再阐释,如评价、注释等,当作推荐的依据,建立交友式的阅读关系。传统媒体与这类网络媒体的融合,不光是在技术上的融合,更主要的是改变了以前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单向性。

  ◆精准广告取代传统广告

  随着媒体的移动化和社交化发展,作为媒体经济支柱之一的媒体广告,也正在发生变革。以移动广告为代表的精准广告,正日益取代传统广告,对媒体融合之后的经营方式,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的移动广告实际已不再是广告,而成为一对一的“窄”告。首先一个变化是,以往的广告内容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但未来的移动广告针对不同用户在内容上会有所不同。其次,大厂商的品牌广告日益被小厂商的营销广告取代,通过二维码等发送优惠券,可能成为广告的替代形式。第三,广告付费方式将发生变化,可能从以往的按发布收费转为按效果付费。而广告方式的改变,终将倒过来影响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人民日报》2014-07-15)

  

  报纸为什么重要

  报纸的困境如斯,我们必须问报人一个严肃认真的问题:为什么报纸是重要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没有了报纸,人类社会将会损失哪些东西?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有助于报人重拾在数字化时代的自信。

  第一,公众所阅读的严肃新闻,大多来自报纸。没有人做过定量的统计,告诉我们报纸出产的新闻在整体新闻中所占的比例。可是,随机找些“聪明”的人估计,他们说这个比例不会低于80%。

  可能电视的影响力更大,但根据笔者在电视媒体工作的经验,电视记者常常是在报纸上找新闻。即使是大家吹捧的新媒体,大部分妙笔生花的评论也是建立在报纸提供的新闻上的。虽然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有用性毋庸置疑,但这些服务的用户大多不会遵循报业的新闻标准。虽然新媒体有着海量的内容,但真正高质量的内容还是少之又少。

  所以,这是报纸应该继续存在的第一条理由:报纸挖掘新闻,其他人只是包装新闻。报业的健康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报纸是一种为其他媒体设定议程的媒体。

  第二,报纸并不仅仅是信息的提供者,它们每天把世界以一种协调一致的方式组织起来。

  说句极端的话,办得好的报纸,如果读者未能去读上面的某一篇文章,就相当于失去了以另一个可能的角度看待世界、与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报纸是公共对话的场所,当然前提是报纸办得好。

  第三,报纸存在的理由还和它的从业者相关,多少人投身报业的时候,都是怀着一种对新闻职业的使命感。

  很多记者和编辑认为他们的作用是“安抚苦难者,折磨舒适者”。许多记者认为自己最终是在为读者工作。我们都熟知记者为了职业尊严而丢掉工作的故事。他们拒绝禁止他们出版的指令,也不愿为了政商利益而出卖自己的良知。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对读者保持忠诚,有时整个编辑部都会采取如此立场。在互联网上的公民记者,具有这样的使命感吗?

  第四,对于看重自己职业的报纸记者和编辑来说,业余人士“杀入”新闻场是不无忧虑的现象。他们威胁了职业标准。

  罗列以上的报纸存在理由,是想追问,当报纸作为多元主义和自由言论的支柱坍塌以后,对社会的影响会是什么?会有新的机制出现,取代报纸目前提供的准确、平衡和高新闻标准的传统过滤吗?谁将会创造我们所期望的高质量新闻?没有今天报纸所提供的凝合剂,我们的社会会变得越来越分裂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光明日报》2014-07-25)

  来源:青年记者20148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