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1年2月上)

2021-02-07 09:34:50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2月上   作者:

摘要:  习近平: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

  习近平: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不足,主要表现为: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仍然跟不上;知识产权整体质量效益还不够高,高质量高价值知识产权偏少;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协调有待加强;知识产权领域仍存在侵权易发多发和侵权易、维权难的现象,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呈现新型化、复杂化、高技术化等特点;有的企业利用制度漏洞,滥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主体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能力明显不足,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等等。

  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要准确判断国内外形势新特点,谋划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是激励创新,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抓紧制定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目标、任务、举措和实施蓝图。要坚持以我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护,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防范个人和企业权利过度扩张,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要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部署一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重点工程。

  第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执法司法体系,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保障。要在严格执行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筹推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修订工作,增强法律之间的一致性。要加强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立法。要强化民事司法保护,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案件规律的诉讼规范。要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和效率,提升公信力。要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要完善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加大刑事打击力度。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要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

  第三,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覆盖领域广、涉及方面多,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加强协同配合,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要统筹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要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及时传播知识产权信息,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要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知识产权审查和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要鼓励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第四,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知识产权领域部署推动了一系列改革,要继续抓好落实,做到系统集成、协同推进。要研究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和区域知识产权政策,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要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时研究制定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办法。要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健全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完善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抓紧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要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改进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研究制定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相关制度。

  第五,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知识产权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国际争端的焦点。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放弃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要拓展影响知识产权国际舆论的渠道和方式,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展示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要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倡导知识共享。

  第六,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我讲过,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加强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保护,依法管理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要完善知识产权反垄断、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正当有力的制约手段。要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规定域外适用,完善跨境司法协作安排。要形成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对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30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3期)

  “广电无台,报纸无社”成为我国融媒变革的一个鲜明特点

  近日,《传媒蓝皮书:中国音频传媒发展研究报告(2020)》发布。蓝皮书以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中国音频传媒的发展现状为基本视角,透视传统广播和移动音频之共生相融关系,为广播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及音频传媒在融合创新中“走自己的路”提供系统化的探索与思考。

  蓝皮书指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推动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我国各级传媒集中化与融合规模化趋向十分明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8年宣告挂牌后,至2019年6月内设25个中心全部成立和召集人相继到位后,进入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质性阶段。17套对内广播和44种语言对外广播,分别归属到相应的媒体中心,“中央台”“国际台”两大国家级广播媒体从此全面融入总台大旗。

  作为省级第一家“互联网+广电+报业”融媒体的天津海河传媒中心,2018年11月成立后在4个月内完成了“一台两报”及其新媒体机构大整合。天津广播人对外统称“津云”记者,参与“津云”“中央厨房”全媒体策划、协调、采编、制作、发布。

  在市级传媒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湖北省鄂州市等先后以融媒体中心或传媒集团架构整合并统管区域内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目前,全国至少有20个设区市传媒形成了“互联网+广电+报业”的融合态势。

  蓝皮书认为,“广电无台,报纸无社”成为我国融媒变革的一个鲜明特点。此前,广播大多在与电视的合并中,由“台”的规制向“频率负责制”转变,归属到当地广电影视集团或广播电视台管理。以融媒为导向的新一轮媒体合并潮,各级传媒普遍成立了融媒体中心,广播领导层进入融媒体核心机构“中央厨房”,成为统筹广播线上线下音视频和图文传播矩阵的“龙头”,在“全媒体联动,全流程协作”中,推进具有广播特色的融合式传播。

  (孙海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1-27)

  主流媒体需要国家扶持,但不能走完全“包养”的道路

  传统媒体转型经历了艰难探索,相加、叠加的简单的转型方式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按照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和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思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主流媒体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意见》对主流媒体的运营模式表述为“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媒体融合转型中的运营模式首次写进了中央文件,具有方向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这种模式其实也是主流媒体的商业模式,是主流媒体摆脱现实困境的可行路径。

  “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内涵之一:主流媒体必须坚守其主功能——生产和传播好优质新闻内容。主流媒体可以“+”这个,也可以“+”那个,但前提是在“新闻”的统领下做加法。以弱化新闻内容为代价去干别的事情,那不是转型,而是转产、转行。

  内涵之二:主流媒体的生存发展需要国家扶持,但不能走完全“包养”的道路。《意见》提到“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商务”“创新媒体投融资政策,增强自我造血机能”。这表明了政府要求主流媒体也要介入市场,积极做好经营管理。扶持,除了一定资金,更为重要的是资源配置,强化“造血”功能。正如意见所强调“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

  内涵之三:这种运营模式,隐含着媒体的商机。从“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中可以领悟到,主流媒体可以用新闻内容打造品牌影响力,为主流媒体圈定社会资源、做好经营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再连接政务、服务、商务,从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变现。做成熟之后,还可以将这种能力延伸至企业及社会各类机构。

  连接“服务商务”的内容大量是新闻之外的泛内容,做新闻的能力要延伸至泛内容领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传统媒体转型创办新的传播平台做内容要有两种类型:传播社会价值的新闻内容;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连接机构、连接产业的“泛内容”。

  以“双内容”提升“双价值”,最终实现融合的目标: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范以锦/微信公号“中国报业”2021-01-19)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2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