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透视 > 正文

深刻理解网络群众路线的内涵

2016-06-12 09:32:19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6月上   作者:谢新洲 赵琳

摘要:  关切群众所思所想。不仅要善于通过“网上交心”发现问题,更要将网络群众路线与现实群众路线有机结合,积极跟进,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对互联网时代如何践行群众路线做出了战略性部署,翻开了继承和发扬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新篇章,为利用互联网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提升党政机关执政能力的又一伟大创举,对凝聚网上网下力量,共同实现中国梦产生了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树立互联网群众观念

  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缘起于革命年代,是党的根本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群众工作。2013年6月,一场自上而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群众工作会有不同的具体特点。当前,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群众路线的实践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革。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让互联网成为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挥民主、接受群众监督的新渠道,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为各级领导干部在互联网时代践行群众路线指明了努力方向。

  首先,要求高度重视网民和网络民意

  网民是群众的一部分,网络民意是民意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如果不能从内心重视网民和网络民意,不能正确认识网民的智慧和力量,很难做到主动贴近网民、了解网络民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变革了社会存在方式,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加速交织和重叠,网络社会成为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重要社会存在。我国有7亿多网民,网民是网络社会的创造者。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都离不开网民的原始推动力。另一方面,网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每年,我们都能看到一批又一批网络热词诞生,这正是网民无限创造力的成果。

  其次,要深入理解网络群众的特征

  第一,网络群众的学历、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域分布等结构与普通群众有较大差别,个人现实社会资本向网络空间转移,并经由互联网成倍放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网络群众等同于群众的数字化映射。必须认识到,网络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复杂,一千个网民可能有一千种追求,网民的利益诉求充满个性、复杂多元,极易产生矛盾与冲突。

  第二,网络群众掌握了更便捷的传播途径,拥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和参与热情。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一些社会问题经由互联网“触发”迅速发展成影响力巨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对政府机构的管理应对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三,网络群众的声音往往不仅是个体意见的表达,而是一种“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在观点的自由市场里,我们既要看到网络群众的智慧之光,也要看到网络文化的良莠不齐之弊,积极、善良、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文化能推动网络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消极、低俗、充斥“假丑恶”的网络文化则成为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顽疾。分清网络群众和网络民意的主流和支流,是开展网络群众工作的基础。

  深刻理解网络群众路线的内涵

  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时代落实群众路线的论断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科学利用互联网发展规律开展群众工作的最新成果。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网信事业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网信事业的发展必须以为人民谋求福利为宗旨,这是“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永葆网信事业发展动力的基础。必须从人民福祉出发,在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切实让亿万人民更多地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其次,重新认识网民群体的自组织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从根本上就是要求正视网民智慧,相信网民能力,发动网民力量。创新、合作与共享是互联网的发展基础和基本特征,互联网充满创造力,网民群体是充满活力的自组织群体。在思想上,要树立“一切依靠人民”的观念,正视网民力量,相信网民的无限创造力。在实践上,要不拘一格地重视、用好互联网人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我国在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从网络民意中汲取群众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提出对待网民做到六个“及时”: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要求全方位地落实“从群众中来”,真正做到“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截至去年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50%,六个“及时”突出了贴近群众的主动性,鼓励带着思考和问题去贴近,尤其是注重通过了解网络民意发现问题,汲取群众智慧解决问题。倾听网络民意决不能“听喜不听忧”,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贴近网民的意愿,更要有接受网民监督的胸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真正把群众的智慧听进去、用出来。

  最后,科学管理创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到群众中去”本质上是要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并落实于行动。在互联网时代,就是要依法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引导,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结合网络民意,有的放矢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互联网提供了更开阔的空间,新形势下,部分工作思路已经不再适应,一些工作方法可能效果欠佳,对领导干部和政府机关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阐明“互联网+群众路线应该怎么走”这一重要命题,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掌握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这一基本功。

  首先,要在思想上拥抱互联网,重视互联网的作用能力

  过去,一些领导干部患上了“网络恐惧症”,遇事怕上网,应对慢半拍,面对网络舆论往往能躲就躲、能删就删,把互联网看成洪水猛兽。事实上,互联网是智慧的宝库,我们常说“高手在民间”,互联网提供了更加开放的表达空间,使得群众智慧拥有了更多的表达渠道,利用群众智慧解决问题、造福社会的可行性大大提高。以微博为例,通过网民的共同努力,数百万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无数被拐儿童得以救助。然而,面对来自互联网的批评和潜在风险,很多人对互联网产生了畏惧心理,不敢直面应对,更不会加以利用。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首先就要在思想意识上接受新观念,切不可投鼠忌器,要拥抱互联网,了解互联网,学会利用互联网。

  其次,要在行动上理解互联网,掌握互联网传播规律

  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环境瞬息万变,只有主动加强对互联网的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互联网传播规律,处理群众工作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互联网是民意的海洋,庞大的网民基数和便捷的表达途径,使得网络民意数量巨大。网络传播呈现出“参与式传播”和“圈层化传播”的新特征,网民倾向于选择跟自己观点和态度接近的信息,并将自己的理解、解读和评论反馈到网络中,微信和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一点上网,全网共享”的传播模式向基于社交、圈层的关系的多级扩散模式转变,因此网络民意的海洋往往波澜多、风浪大,环境变幻迅速而频繁。互联网的舆论“巨浪”看得见,传得远,影响力大,破坏性强,给群众路线的工作环境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必须对网民的思想水平、表达形式和参与习惯有科学的认识,必须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有深刻理解,做好舆情监测的基本功,随时掌握工作环境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科学应对,把握发展方向。

  最后,要在工作上利用互联网,创新互联网群众工作机制

  领导干部积极“触网”还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学会利用网络“施政”,要善于通过网络体察民情,接受网民监督,勇于创新保证网络施政有效性的各项管理体制机制。最近,四川省纪委暗访某派出所发现“暗访都骂,开会都夸”的案例不禁令人深思,传统的工作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环境。新的工作环境要求创新网络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网络没有“座谈会”,只有“菜市场”和“意见箱”,面对数以亿计的网民群体,传统的“座谈会”形式既不适用也不现实。践行网络群众路线要求创新工作方式,从传统的“下基层”到如今的“上网络”,探索一套适应互联网工作环境、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工作机制,主动走进“菜市场”,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不仅要经常与网民拉拉家常,也要主动发声做好宣讲,关切群众所思所想。不仅要善于通过“网上交心”发现问题,更要将网络群众路线与现实群众路线有机结合,积极跟进,用“网下服务”回应网民诉求,真正让互联网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新平台。

  (谢新洲: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教授;赵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6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