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换个角度看“融合”

2016-04-26 17:09:45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4月下   作者:高海珍

摘要: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深度决定和影响着传播方式,所以,人在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平台在哪里,主流媒体的触角就应该伸到哪里。

  当前,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新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全球的媒体——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均处于高度紧张与高度亢奋之中。紧张,来自于新技术总在不经意间搅动用户的心灵,得到爆发式增长,所有平台都在不停地探索着争夺用户的方式;亢奋,在于竞争中仍没有出现最终的胜利者,大家都是奔跑者。

  但是,面对忙乱中的媒体竞争,如何才能稳住阵脚,潜心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融合之路?关键还是要认识媒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但媒体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宣传的一般规律是不会变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体变局,或许抓住和认识这些规律,就能更好地、更本质地把握前进的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言,“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所以,面对融合,不管任何时候,找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能远离偏见、迷惑和不必要的迟疑。

  人在哪里,主流媒体就应该在哪里

  媒体的首要任务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服务对象在哪,媒体就应该到哪,处于舆论引领地位的主流媒体更应该第一时间服务到哪。理解这一点,就不会再去质疑传统媒体该不该开通微信、微博、客户端之类的问题了。

  从传媒发展的历史看,每一种新的传播介质出现,都会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一种狂热追逐的态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虽然丰富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但受众的注意力其实更多地是被移动端口夺走了。移动端口成为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主要阅读端。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及新闻媒体领域的问题,希望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传统媒体的融合成果有目共睹,单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为例,关注人数超过4553万,远远超过了人民日报纸质报纸的订阅数。这足以证明,传统媒体只有将服务延伸到受众触手可及的地方,才能影响和引领受众。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解放军报社,并在军报微博微信发布平台,向广大官兵祝贺新年。在2016年元宵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实地调研,来自总书记的元宵问候在微博、微信平台“刷屏”。

  回顾这几年在传媒领域的争论,我们发现,从网站、博客,到微博、微信、客户端,每一次新的传播平台出现后,都会有大量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从这几年的历史看,凡是第一时间随着新的社交平台的出现,而不断开发拓展宣传阵地的媒体,往往其媒体的影响力更大,活力也更足。凡是保持观望或一味因循守旧的,最后不是被动奋起追赶,就是偃旗息鼓、自动投降。当然,现在媒体遇到的困难很多,但即使最后被证明是失败的,其探索的主动性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深度决定和影响着传播方式,所以,人在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平台在哪里,主流媒体的触角就应该伸到哪里。

  给技术插上思想的翅膀

  面对媒体融合的难题,我们经常会把技术提到第一位,有的恐惧和排斥技术,有的则秉持技术决定论。

  对于排斥技术的一方来说,首先应该明白的是,互联网缩短了人类与世界的距离,缩短了人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距离。而AR、VR技术的出现,更让我们与新闻事件同步。这对于以传递信息为首要任务的媒体来说,应该是重大利好。但为何一再引起媒体人的恐慌呢?原因很简单,我们把控和利用新技术的能力不足,我们担心新窗口打开后,没能在第一时间占领核心位置。

  如何消除恐慌?

  我们需要抛开介质,来回溯作为介质的媒体的真正使命是什么。从远古时期人类在莎草纸、羊皮、木简、竹简或绢帛上记载信息,一直到公元前2世纪纸张的出现,虽然和现代相比,这些已无足挂齿,但它们承载的人类思想的光芒永不磨灭。如果说,当年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条件,那么,当代人类所拥有的信息、知识和思想,与现代传播方式的突破性变革不无关系。所以,每次介质的变化,都促进了思想和文化更大范围的传播。如此看来,媒体人应该迎接新技术,而不是畏惧,应该更积极去嫁接和拥抱新技术,让思想以更快的速度抵达受众。所以,当媒体面对这一轮变革,中央厨房式的新闻生产流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而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的拓展,让传统媒体找到了新的阵地。

  现在,还有一部分人过度强调技术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技术决定未来的媒体是什么样的,但技术不能决定媒体刊登的内容是什么。媒体的核心资源——内容,仍然需要由有思想的媒体人创造。

  千百年来,不管承载信息的载体是什么,这些技术或设备本身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人类传递的是信息,延续的是思想,而不是技术本身。技术有可能消亡,而真正的思想不会消亡。技术是服务于人类思想的,它既代替不了思想,也不能产生思想。在新技术面前,我们更应该做到的是借助和利用新技术,让技术插上思想的翅膀。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信息技术领域的不断变革。这一方面说明信息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另外,也说明在神奇的自然界的确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密码,人类正在不断认识它、利用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自身。既然新技术来了,就让它变成有思想的技术,这是媒体的优势,也是永远不变的使命。

  新闻叙事方式的变迁是媒体融合的核心

  时代不同,大众的话语表达方式也不同。对比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微博、“侠客岛”(主笔都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编辑记者);北京日报和北京日报微博、“长安街知事”(主笔都是北京日报的记者),同样的新闻点、同样的记者,但文章风格迥异,为什么?因为读者的口味不一样,媒体人为读者烹制大餐的调料、做法自然也不同。也就是说,当前,我们的新闻叙事方式正在迁移,正在从过去一板一眼的、平铺直叙的表达向诙谐、有趣的表达过渡。我们无法预测这种过渡会持续多久,但需要肯定的是,受众更喜欢后者。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理念、内容、体裁综合起来其实就是新闻的叙事方式。

  这一点,中央媒体近年来的努力可圈可点,比如央视的“家风是什么”“你幸福吗”“只为多看你一眼”等,都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跨代热议的话题。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不间断地提供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新闻,显示出过硬的多媒体叙事能力。

  目前比较知名的几个时事类微信公众号,比如“长安街知事”“侠客岛”“政事”,都是传统媒体在运营,大量文章阅读达到10万+,这也再一次印证,技术让有影响力的文章更有影响力。当然,反过来,我们应该探讨的是这些阅读量高达10万+的文章是如何选题的,文章的写作风格与传统叙事有何不同,这是媒体人未来的立足之本。

  从需求端出发认清新闻生产的逻辑起点

  这两年,谈到传媒业,大家都会用“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来形容。最好,是因为新技术的发展,让好文章、好的新闻产品走得更远;最坏,是因为传统的新闻从内容生产到终端呈现,都受到严重挑战。

  很多人说,科技让传统的新闻业丢掉了饭碗,但事实是,科技革命并不是消灭一批传统产业,而是使这些传统产业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产业结构之中,有的甚至成为某些新兴产业赖以建立的物质条件之一。比如纺织业,对于人类来说,这是最古老的产业,从手工纺织到电子化的印染技术,不管技术怎么变革,在任何一个时代,漂亮的服装永远都是朝阳产业。媒体也一样,只要人类还需要思想,思想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永远存在。如此说来,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

  那么,新闻行业的产品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新闻作品。对于新闻作品来说,大众的阅读需求是先于媒体的内容而存在的,专业媒体如果不能提供,其他社会机构就有可能会代替专业媒体的地位。所以,新闻产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皆来源于受众对新闻产品的依存度。

  当前,自媒体盛行,似乎人人都有发布消息的权利,但是真正有价值的、能引领时代的信息绝非人人都能做到,这对专业媒体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社交媒体发达的阶段,专业媒体可能失去发布新闻的唯一权利,但对新闻的解读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哥伦比亚大学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传授调查性新闻报道,普利策新闻奖长期以来都很重视颁发给分析性新闻、调查性新闻。人民日报、环球时报都设立评论板块,目的就是要给受众呈现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媒体的产品更需要与时俱进、升级换代,把受众的阅读需求、阅读偏好作为新闻生产的逻辑起点。

  曾经,傻瓜相机兴起后,连三岁孩童都能照相,很多人觉得摄影行业即将消失,但事实是,真正的好照片还是出自摄影家之手,而且高端摄影业的利润比之前更为可观了。媒体也一样,在自媒体时代,随时随地都有新闻爆料,但真正的好作品仍然出自有专业素养的记者之手。所以,媒体需要把自己与市场结合得更紧密,获得市场的认可,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地位。

  总之,面对现实,我们看到的是,技术让内容更丰富,也让内容以更快的速度抵达受众;同时,我们也看到,宣传的载体再多,传递的速度再快,只有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才能走得更远、留存更久。认识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单位:北京日报《新闻与写作》编辑部)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4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