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新媒体时代反转新闻对媒体公信力的冲击

2016-12-20 16:52:19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中   作者:韩克鑫

摘要:  近年来,反转新闻屡见不鲜,其新闻剧情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受众的心理认知和价值判断。在媒体不断更新报道新闻细节,新闻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近年来,反转新闻屡见不鲜,其新闻剧情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受众的心理认知和价值判断。在媒体不断更新报道新闻细节,新闻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的过程中,受众对媒体报道的信任度会逐步瓦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如果新闻总是历经“磨难”才露出真相,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就无从谈起,所谓的媒体公信力只能是空中楼阁。

  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

  反转新闻是指那些由于内容失实而造成情节反转的一类新闻。反转新闻为何会产生?笔者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刻板印象左右记者的判断,导致新闻失实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超载严重,鱼龙混杂的信息真伪难辨。在媒体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新闻生产追求快速、高效,记者在工作中往往会根据自己平时的常识和经验来对杂乱的信息做出判断和取舍。刻板印象对记者思维上的约束体现在新闻采编的整个流程之中,为反转新闻的产生埋下了隐患。记者在编前会报选题时,往往会因为之前报道过的同类事件而对新发生的相似事件产生“亲近感”,从而优先对其进行报道。由于首因效应和思维定势的影响,记者在采访时,往往会根据自己对类似事件的主观印象和个人倾向进行提问,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这些提问存在一定的指向性和诱导性。在新闻写作中,记者会根据在前期过程中由于刻板印象所确定的思路来进行写作,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记者也可能会背离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而加入自己的主观想象,从而造成新闻失实。

  2.记者新闻专业主义缺位,缺乏责任意识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①核心内容是客观报道和公正报道的原则。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为抢发新闻而未经调查核实导致的新闻失实现象屡见不鲜,这折射出了一些记者责任意识缺乏,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位易导致新闻失实,为新闻反转埋下了隐患。

  在2015年10月发生的“亳州女子救人被狗咬伤”事件中,事实真相是这个女子是在男友家里喂狗被狗咬伤,并没有救人,所谓救人是其男友策划的,试图得到社会同情而获得捐款。当地电视台的一名工作人员接受了对事件进行报道的请求,从而使得事件以“救人被狗咬伤”的故事出现在公众面前。当前记者队伍鱼龙混杂、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一些记者缺乏责任意识,使反转新闻屡次发生。

  3.公众广泛参与,推动新闻反转

  随着移动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可以自己生产内容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很多新闻事件的发酵过程都少不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由于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自澄清”机制,在原先网民曝光的信息基础上,其他网民会逐渐披露相关信息来纠正之前的不实信息,从而使真相逐渐浮出水面。2016年4月19日,在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一名骑摩托车的女子被交警按倒的视频瞬间引爆网络。一时间,网民指责交警执法不当的舆论高涨,然而后来其他目击者拍摄的视频和交警公布的视频都证实此女子存在行为不当问题。很多网曝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往往是通过网民的参与来实现的。

  若干思考

  新媒体时代,借助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颇具噱头的反转新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社会上形成巨大的舆论场。新闻剧情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屡次反转,对媒体公信力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1.受众的媒体期待减弱,媒体地位下降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源和信息传播渠道都更加多元化,新闻媒体应履行其把关责任,承担应尽的职责。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记者并没有严格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导致了新闻反转,虽然新闻不断反转最终也能带给受众真相,但其曲折之路会使媒体公信力受损。

  媒体公信力是指在公众与媒体的相互关系中,媒体通过满足公众的期待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②新闻专业主义是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媒体承担着向社会传递信息、传播事实真相的责任,受众也希望从媒体的报道中获得真实的新闻。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是获得受众信任的前提条件。而当前层出不穷的“反转新闻”闹剧,严重恶化了媒体生态,跌宕起伏的新闻剧情挑战着受众的心理极限,频繁变换立场站队,媒体的公信力也在被不断削减。

  2.媒体要多信源求证,保证新闻真实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方式较之以往发生着深刻变革。面对真伪难辨的信息,记者要从信息的来源、信息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渠道等多方面进行求证,保证信息来源和渠道的可靠性,做到多信源求证。

  很多严肃媒体明确规定,即使是非常重磅的新闻线索,如果不能得到多个信源的印证,也不会发稿。③多信源求证是新闻媒体公认的一条法则。依靠在受众与社会中的公信力,媒体才得以生存、发展与壮大,媒体公信力与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是密不可分的。报道新闻真相是媒体的天职,媒体要担负起其应尽的社会责任,防范新闻失实,从源头上避免新闻反转闹剧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媒体的公信力,使媒体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3.政府部门要加强媒体监管,杜绝新闻反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的领导。④相关政府部门对新闻媒体有监督管理的职责。201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该规定从新闻记者采访规范、新闻机构内部管理规范、虚假失实报道处理以及相关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⑤

  对于破坏媒体生态的虚假新闻,相关部门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相关媒体从严惩处,才能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进而在媒体中产生广泛的震慑作用。通过法律层面的约束,杜绝反转新闻和虚假新闻,保证媒体公信力不受侵犯。

  另外,对于突发事件或者社会热点事件,相关政府部门要及时发声,引导舆情理性、健康发展,使媒体报道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保证媒体的公信力。

  结  语

  反转新闻对媒体公信力所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一出出新闻反转闹剧逐步削弱了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如今,媒体环境变幻莫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媒体需要塑造强大的公信力来保障和提升社会影响力。只有如此,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注释:

  ①张晓锋:《新闻职业精神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②张琳:《大众媒介公信力研究》,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③易艳刚:《反思“反转新闻”》,《青年记者》,2015年6月上

  ④张垒:《把握职责目标与方向定位 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质量水平——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记者》,2016年第3期

  ⑤《关于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网,2011年11月11日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