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生态学视角下的假新闻分析

2007-12-28 14:10:41

来源:   作者:

摘要:

  ●  吴晶  吴莹

  众所周知,新闻是对新近事实的报道,是一种可以证实的说法,而假新闻在这方面恰恰相反。笔者试着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假新闻本身的特性、成因,以及它的危害性,从而以较宏观的视角认识它。

  从生态角度谈假新闻的成因

  假新闻是新闻的一个变异“物种”,它受自身因素和外在环境的双重影响。其中,假新闻自身特性在其变异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优势”:
  1.假新闻制作的经济成本低
  任何商品的生产都需要经济成本,新闻也不例外,由新闻源到新闻的过程,是需要成本的。新闻的报道是需要经过新闻采访的,新闻采访是记者为了获取新闻而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而在一些假新闻的炮制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假新闻=新闻线索(或无线索)+某种手段(逻辑推理),记者所付的人力、物力、财力较之真正的新闻是相当之低的,有的甚至无成本。记者能在省心、省力的情况下,制造出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对于他们来说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不真实的新闻是不具有生命力的。
  2.经济的负外部性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指一个团体的行为对另一个团体的效用可能性曲线或生产可能性曲线产生的影响,而产生这类影响的行为主体又没有负相应的责任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报纸所报道的新闻有精神上的外部性,它会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假新闻没有进行严格的调查研究,是垃圾信息,它不仅不能真正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即它的负外部性的表现。这种负面影响,轻则伤害了读者的情感,重则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它应该给予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媒介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读者花钱买报实质上就是与报纸建立起一种合同关系——这份报纸要向读者提供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向读者提供假新闻就是一种违反合同的行为,新闻媒体的卖点是新闻的真实,媒体出售的商品应是真实的,如果不是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低经济成本、不需负责的负外部性和高眼球效应,在其他情况不变时,试想又有哪家报纸不想获此便宜呢?而任何一种媒介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外在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诸多媒介现象在顺沿各自的轨道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也与其他媒介环境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中发生着嬗变。新闻的变异固然决定于自身,但其受媒介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新闻竞争环境:在一个商业化的媒介环境中,媒体竞争决定点是速度和时效,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报道。对于新闻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作为新闻主体的记者往往听风就是雨,作风漂浮,不愿深入采访,有的甚至不采访,办公室里编新闻而不对新闻线索进行严格的核实和求证,严重地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同时也降低了自身报纸的公信力。
  二是新闻形成环境:媒体总是动态的,媒体的产业化、商业化给新闻界带来了一种新的运作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带来的新闻报道的视角和焦点是追求丑闻化、片面化、脸谱化、简单化、戏剧化。媒介在运行过程所形成的环境,对假新闻的出炉也起到了一起的作用。其次,受众对无关自己利益的假新闻的态度事实上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消闲娱乐的阅读心理,他们一般不会刻意地去探寻这类与己无关的新闻的真假,只是抱着消遣的态度,即使被揭发是假新闻的也往往会因与己无关而漠视不理。

  假新闻的生态危害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的新闻道德缺失最终体现在其对待事实的态度和处理事实的方式上,以怎样的方式创造什么样的新闻,对待公众、社会或某一团体的责任和态度。假新闻是记者对待事实和处理事实的不负责任的态度的表现。
  新闻记者应该面对公众,新闻应该面对受众,但是现在的新闻记者似乎摆错了自己的角色。新闻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知晓与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假新闻根本就满足不了人们的这些权利,而只是由于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不惜制造一些所谓“热点”的假新闻。假新闻的批量出现在于记者或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以事实为向心”,而是“以赢利为向心”。在商业化的媒介环境中,我们要处理好新闻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使其在这两个方面能够达到平衡。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7年10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