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传媒史话 > 正文

中国歌舞片的发展历程

2014-08-02 14:52:56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卢伟

摘要:

  ● 卢 伟

  在中国电影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歌唱片是以中国早期电影的主要类型之一的地位出现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片——1931年1月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的《歌女红牡丹》便是中国最早的歌唱片。歌唱片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地位是最为显赫的,一大批电影艺术工作者都致力于歌唱片的创作,使其取得喜人的成就。但其后的几十年间中国歌唱片发展的步伐逐渐缓慢,并出现了“式微”的局面,同时歌唱片的形式也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出现了音乐片和歌剧的样式。80年代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之后,歌唱片及其音乐片的发展更是停滞不前,举足维艰,但是2005年由陈可辛执导的《如果·爱》让人再次想起了中国歌唱片。《如果·爱》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歌唱片了,而是更多的向好莱坞歌舞片的类型靠拢了,在笔者看来《如果·爱》已经使歌舞片呈现出了歌唱片——音乐片、歌剧——歌舞片的发展轨迹。凭借《如果·爱》的东风,中国在2005年之后出现了一批以新生代导演为主创作的以表现小人物生活为内容、以歌舞形式来彰显情感的小成本电影,其中以《高兴》、《钢的琴》等影片为代表,这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歌舞片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中国早期的歌唱片

  (1931~1949年)

  如果把戏曲表演也视做一种歌舞,那么,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歌舞片,只不过只见舞,而不闻其声。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的出现标志着常规意义上的中国歌唱片的诞生。急于说话的中国电影首先是用京剧《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拿高登》唱段来发声的。在中国早期的电影史中,歌唱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个时期,由于中国经济、电影技术的制约,中国歌唱片出现了“清贫”的局面,也就是具有小规模、小制作、较强的舞台表演痕迹、只歌不舞的特点。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国内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商业竞争激烈、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动荡的局面之下,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电影产生发展和观众对电影新类型的渴望。他们渴望能在电影中找到片刻安慰和发泄,同时当时美国正处于歌舞片高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无限量地向中国发行他们的歌舞片,如《爵士歌王》、《百老汇之歌》、《歌舞大王齐格飞》等,在给中国影人、中国观众带来歌唱片的生动影像的同时也在挤压中国的民族电影。因此当时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如在《音乐歌舞有积极提倡的必要》一文中,作者碧芳便急切地指出:“欧美各国摄制的有声电影,狂风暴雨般地扑打到中国来,被他们卷去的金钱不知有若干千万;所以我国自制有声电影,万万不容再缓,可是自制有声电影,首先应该培养成音乐歌舞的人才……我很希望联华公司把音乐歌舞班尽量地扩充,更希望其他的制作公司也仿照办理,等到自制的有声电影成绩圆满了,不只是能堵塞漏壶,更能表现我国影界中人不肯居人下的精神。”①正是这些原因敦促着中国电影界人士不断反省和批判自身,同时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也促使中国歌唱片的诞生。其后,在中国拍摄的早期电影中,歌唱片占了很大比例,如《虞美人》、《雨过天晴》、《歌场春色》、《都市风光》、《压岁钱》、《马路天使》,歌唱成了早期有声电影的重要因素,几乎每片必唱。其中史学家认为《马路天使》“不仅是中国有声电影的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而且是中国早期歌舞片初步尝试的重要成果”。②《马路天使》的编导袁牧之是一个对电影音乐有着独特创新意识的艺术家,他对音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马路天使》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词作家、曲作家、音乐师和歌唱演员等。《马路天使》从一开始便表现出了其“音乐”、“歌唱”加“剧情”的特点,甚至就连人物的设置也独具匠心,比如主人公有吹鼓手和歌女、琴师等,他们这些特殊的职业为本片所表现出的歌唱片的特点奠定了基础。影片真切地再现了中国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现了编导人员深厚的人文关怀。在《马路天使》中,除了表现穷苦人民的悲惨命运之外还掺进了些许的快乐和幽默,主人公们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并没有放弃对自由、爱情那些美好事物的追求。片中最让人回味的地方,当然是周璇在两种不同环境下唱出的不同味道的《天涯歌女》的情形,这种对“歌唱”与“情节”巧妙结合的处理方法,使得《马路天使》成为中国早期歌唱片发展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在抗日战争时期,歌唱片已经作为一种典型的类型片活跃在中国银幕上了。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诸如岳枫、吴村、张石川、方沛霖、卜万苍、陈寅青等电影导演,他们积极地进行歌唱片的探索。而电影演员周璇、陈云裳、袭秋霞、陈娟娟、张翠红、李丽华等更是凭借歌唱片造就了她们演艺事业的巅峰,而且观众也开始接受中国歌唱片这一新兴的电影样式,在此期间,诸如《舞宫血泪》、《孟姜女》、《三笑》、《西厢记》、《渔家女》、《董小婉》、《凤凰于飞》等优秀作品面世,标志着中国歌唱片类型逐步成型。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面临着重大的转变。在中国抗日战争格局与国共两党冲突之间,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条坎坷之路。在当时的电影格局中,由于商人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仍占主体地位,“仍然采取商业电影的运作模式。商业电影的类型策略,一以贯之地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大多数电影创作之中,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由此获得了持续生长的土壤”。同时情节简单、歌唱动听、舞姿迷人的歌舞影片,无疑也成为战乱环境里大多数中国观众寻找超越危艰世况,发泄苦闷情怀的良好载体。因此歌唱片及歌唱演员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在这一时期,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电影歌曲发展迅速。直到1944年5月,歌唱片仍然成为“调剂观众胃口”的“兴奋剂”。

  抗日战争后,中国歌唱片无论从艺术和技术上看,还是市场票房上看都逐渐成熟起来。“1945年至1949年间,不仅是中国进步电影的兴盛时期,也是中国商业电影产量最多,质量最高的时期”,③如《莺飞人间》、《长相思》、《各有千秋》、《青青河边草》、《莫负青春》、《歌女之歌》、《花外流莺》、《再相逢》、《彩虹曲》,都以它们自身娴熟的导演技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为歌唱片地位的稳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中,由周璇主演的《莫负青春》代表着中国歌唱片的最高水平,也标志着中国歌唱片真正走向了成熟。影片的编导们努力使“叙事”“情节”和“歌唱”的糅合达到较高境界,与此同时影片也以独特新颖的选材,诗意唯美的浪漫主义情怀,幽默、机智的人物对话,以及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结合起来,共同形成了中国歌唱片独一无二的地位。

  

  中国的音乐片及歌剧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歌唱片继续向前发展并有了某些形式的变化。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电影题材领域进一步扩大,电影样式也有所增多,中国歌唱片作为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之一自然也不会落后,开始出现了表现少数民族风光与特色及其将舞台剧(歌剧)搬演下来的趋势。在此期间出现了《阿诗玛》、《五朵金花》、《白毛女》、《刘三姐》等音乐片,同时还出现了中国第一部音乐传记片《聂耳》,这些影片已经懂得将以前不善于表达的舞蹈表现进去了,并且歌舞糅进了情节的发展中,成为影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中,我国第一部音乐风光片《刘三姐》将刘三姐的动人传说配以优美的音乐搬上银幕,影片的歌词机智灵活,富有生活情趣,显示了刘三姐的聪慧。作曲又以广西壮族的民族音乐为素材,歌曲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五朵金花》也是以白族青年之间的恋爱故事为情节,中间表现了云南大理美好的风光及白族人民能歌善舞的一面,令观众回味无穷。还有中国第一部音乐传记片《聂耳》,就“选取了聂耳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歌曲《铁蹄下的歌女》、《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作为影片的线索,同时结合剧情的发展,使音乐、剧情、人物的思想发展水乳交融”。④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银幕上出现了一批现代歌剧舞剧彩色艺术片。它们把舞台和电影的创作手法相融合,不仅拓宽了电影的表现领域,更对传播和发展现代舞剧起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获新中国第一届百花奖最佳音乐奖的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洪湖赤卫队》被喻为中国歌剧的代表作和里程碑,它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探求创新,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技巧,糅合了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精粹,集抒情与叙事于一体,体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电影《洪湖赤卫队》中几乎保留了同名歌剧的全部唱段,同时摒弃了舞台表演形式,让演员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生活化的表演,使环境和人物风格同一,唱白、动作自然协调,可以说这已经向歌舞片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东方红》也是用大型舞蹈来表现中国的革命历程,其中的歌唱片离歌舞片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如果中国电影界继续发展歌舞片的话,那中国的歌舞片肯定会是另一番天地,但事实并非如此。

  

  愈来愈近的中国歌舞片

  (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歌唱片停滞不前,此间也有部分导演探索性的创作,但大多数是平平之作,引不起观众足够的关注,于是歌唱片这个电影类型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甚至被人们淡忘。与此同时,美国好莱坞也似乎不再留神歌舞片,转而青睐科幻电影、爱情伦理电影,观众的期待视野由此发生变化。但是一切都在《芝加哥》和《红磨坊》出现后发生了逆转,导演、制片方、观众重新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向我们提供视听盛宴的大餐,美国出现一系列以青春、爱情、励志为主题的,以歌舞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电影,比如《歌舞青春》系列、《舞出我人生》等。而中国也不例外,随着电影百年的到来,2005年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上映,这部受好莱坞歌舞片《红磨坊》影响的影片,被人们称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片。

  《如果·爱》是一部观赏性很强的影片,它讲述的是一个女人为了名利不顾一切向上爬及其与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纠葛的故事。《如果·爱》运用了早年米高梅风格的歌舞,同时加进许多现代时尚歌舞的元素。歌舞成分在片中大概占据了三分之一,其中的编排设计出自《名利场》等好莱坞影片中担任过歌舞创作大师的Faran khan之手,使其具有了好莱坞编舞技巧的痕迹,并受百老汇歌舞的启发,采用了戏中戏的结构,影片华丽唯美。虽然不如《红磨坊》中的歌舞数量多,但质量也达到了好莱坞制作的水准,也是中国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能够称得上歌舞片的影片。

  从《如果·爱》的成功可以看出,中国人也能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歌舞片,中国观众也有对本土歌舞片的审美需求。

  

  转型之后的中国歌舞片

  (2005年至今)

  自《如果·爱》之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片创作少之又少,而在这个时期大行其道的歌舞片的特点是:歌舞仅仅为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且并没有在电影中承担叙事的功能,其更多地是表现影片中小人物的悲剧性的人生命运,并通过嬉笑怒骂的方式来展示创作者的内心情感,这类电影被称为“含泪的微笑”。其中,阿甘导演的《高兴》和张猛导演的《钢的琴》为这一类型的主要代表作品。

  《高兴》改编自贾平凹的同名小说,影片讲述的是怀揣梦想的农民刘高兴和五富进城拾荒的故事。影片在改编过程中去掉了小说中沉重、悲凉的气氛,取而代之的是喜剧的方式,集歌舞、方言、民俗于一体,共同表达对底层人物对梦想坚持的肯定。导演阿甘曾经说过:“《高兴》的定位是一个快乐和幸福的电影,我觉得在我们已经掌握的电影形式里面,没有什么比歌舞更能体现快乐的气氛,这是我决定把《高兴》作成歌舞片的最重要的原因。”⑤陕北民歌在电影中多次出现,信天游、唢呐成为主人公自由自在表达情怀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民歌与流行音乐、歌舞结合,以一种混搭的方式将陕北当地的风土民情展示出来。在影片中,歌曲《快乐的破烂王》、《为什么呢》等表达了刘高兴等人的生活态度,并为观众带来了视听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钢的琴》被誉为“2011年最值得一看的电影”,这部电影的背景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个新旧交替、物质匮乏但是精神充实的年代,在电影中充满了废弃的厂房、生锈的机器、经典的苏联歌曲。本片的主人公陈桂林是一个失败的典型,他在工厂倒闭下岗后,组织了一个乐队,专门给婚丧嫁娶的人家表演。他的妻子在他下岗后离开了他,并且想要得到女儿的抚养权,而陈桂林想尽办法要把女儿留下,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送给女儿一架钢琴。但是陈桂林没钱买,他想去偷,结果被发现,最后他的朋友们一起帮他制作出了一个钢琴。从现实中来看,陈桂林是悲剧性的,他下岗、离婚、失去女儿的抚养权,但是在本片中使用了歌舞片的方式来消解苦难。《致爱丽丝》、《卡门》、《三套车》等高雅的音乐与陈桂林等人悲剧性的生活形成对比,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结 语

  从诞生开始到现在,中国电影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第一部电影、第一部有声片、第一部彩色电影都和歌舞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中国的歌舞片经历了四个阶段以后几近成熟。中国观众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当下,要求出现一系列能够表达自己心声、得到情感慰藉的电影,歌舞片应该首先发展起来。随着中国经济与电影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影样式的不断创新,中国人完全有能力继续创作出更好、更新的中国歌舞片。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遏制新闻假照片传播的防范机制”(批准号: 13YJA860006)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②李道新:《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③李少白:《关于中国商业片、电影历史及理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④韩炜 陈晓云:《新中国电影史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王陈 阿甘:《〈高兴〉的娱乐表达》,《大众电影》,2009年第1期

  参考文献:

  ①陆弘石 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②梁丽丽:《好莱坞歌舞片与中国歌唱片》,《中外文化交流》,2005年第8期

  ③曾田力 巫睿:《百年电影流变》,《电影音乐》,2005年第3期

  ④侯丽红:《国外歌舞片走向与中国歌舞片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增刊)》,2001年第7期

  

  (作者单位:山东警察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47月中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