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传媒史话 > 正文

成舍我的新闻教育观及其局限

2017-07-14 16:46:41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下   作者:刘佳蓓

摘要:  曾经想要创办中国的报业托拉斯的成舍我,在报业经营和新闻理念上都有相当先进之处,其实用性﹑大众化﹑平民化的办报思想以及西式的报业

  曾经想要创办中国的“报业托拉斯”的成舍我,在报业经营和新闻理念上都有相当先进之处,其实用性﹑大众化﹑平民化的办报思想以及西式的报业管理方式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下面,笔者仅就成舍我的新闻教育观及其局限作相关探讨。

  成舍我的新闻教育观

  赴欧美考察游历的经历给了成舍我深刻的感触。游学期间,他认真考察和访问了国外一些新闻学校,并将美国的新闻教育与欧洲国家的新闻教育进行比较,他发现在美国随便去哪个报馆,都有新闻学院出来的学生。回国后,成舍我决定创办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专科学校。

  (一) 教学方式

  第一,将新闻教育与新闻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上,成舍我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大胆地借鉴国外的经验,从实际操作入手培养学员的专业实操技能。将教育部规定的许多用处不大的科目从课表中删除,在不同时期为学员提供与时代相适应的尽可能完善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这些都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教学科目的设置上,尽力对应今后从事工作的实际需要。

  当时,正值成舍我办报事业的黄金发展时期,急需大批优秀人才。因此,他创办新闻专科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满足自身报业发展的需要,实现报社内部的人才供应。

  第二,教学方式灵活,培养不同层次的新闻人才。由于每个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为了保证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成舍我设立初级职业班﹑高级职业班﹑本科三个层级,施行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每个阶段开设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学员达到的标准各不相同。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给社会输送不同层次的人才,也让掌握不同技能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各尽所能。高级职业班的学生,“愿意做事的做事,愿意再深造,可以入本科”,这为需要深造的学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教学理念

  第一,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并存。“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个人如果没有起码的文字功底,就谈不上胜任新闻工作。学生学习再多的知识,也是信息输入的过程,最终还是需要他们能做出实际的成果,而最明显的表现即是能写出一定质量的新闻作品。职业道德方面,成舍我认为,“新闻教育,高深的研究和普通技术的训练,两者都不可偏废”,“一名人格低落的新闻记者,对传播事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①因而,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从创办之初,便以“德智兼修,手脑并用”作为校训。同时,成舍我在招生简章中特别要求“无不良嗜好、能吃苦耐劳、无纨绔习气”,这样的招生要求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被录取学员的基本素质。同时,他自己也从不固执己见,对学生的批评与指责从善如流。

  第二,注重教师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成舍我的办学生涯中,他亲自任校长,教员则由报社的高级采编人员兼任,身兼校长的成舍我也会给学生上一些新闻学课程。舍老十分注重作为一个新闻人的写作能力,这一标准同样被要求于教员,对于不重视提高学员写作能力的教员舍老会直接予以辞退。”②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新闻专业教育更强调职业经验的传授,因此教员的实践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课的效果。在这点上,成舍我“前厂后校”式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将学校设在报馆里,学生在后面的校舍学习完毕后便到前面的报馆实践。学生上午学习报业常识,下午实习报纸编辑技术,在实践和理论结合的过程中互补知识或技能的不足。“1956年,成舍我在台湾创办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方向的大学。至今为人称道的是世新大学的师资,师资队伍中有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刘新白教授,曾当过中央社的摄影记者、华视新闻部经理、广电基金执行长;有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大众传播学博士谢旭洲老师。”③世新大学的教授、副教授很多都是博士学历,还有毕业于世界名校的洋博士,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又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且继续与业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成舍我新闻教育观的局限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报人﹑新闻教育家,成舍我先进的新闻教育思想,开设新闻专科学校的教育实践,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成舍我的新闻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新闻教育培养出的是专业“新闻人”还是职业“新闻工”?

  招生简章中的“无不良嗜好、能吃苦耐劳、无纨绔习气”保证了大部分学员比较听话的特点,这样的一群人在经过职业训练后很容易成为一名专业的“记者”。然而,由于新闻行业的特殊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需要的是能从大众中站出来,说一般人不敢说的话,曝一般大众不敢曝的新闻的人,而非仅仅掌握专业技能的“新闻工”。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新闻专科学校里有着过多获取和编制新闻技巧的传授,学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非常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发问﹑质疑精神,社会责任感等一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并没有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传达,使得从其学校走出来的学员带有浓厚的工匠色彩。一个真正的新闻人需要的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而无法诞生于一个充满着浓郁的实战化、工业化气息,理想和道德教育缺失的学校里。

  其次,“新闻工”是廉价的?

  成舍我的新闻专科学校很注重学生实习,无论初级班还是高级班的学生在求学阶段一律要求实习很长时间,由于实习过于紧张,学生的课外活动总是特别少,大多数都是非常被动地接受知识与训练。成舍我的新闻专科学校“前厂后校”的教学模式,看似学校免费为学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场所和机会,解决了一些食宿﹑交通等问题,是当时难得的免费私立学校。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都是半工半读,他们用半天时间来学习,另外半天时间在报馆实习,其他时间则为报馆打理一些琐碎的事务,工作量往往都是超负荷的。

  总的算来,学生为报社创造的价值和节省的开支已经大大超过了学校培养他们的成本。勤工俭学哪怕在现在看来也是一种美德,而在那样的时代,学生的热情更是很容易被激发,心甘情愿地去为报馆付出自己的无偿劳动。成舍我等学校管理者也回避或淡化了学生获取合理报酬的问题。

  一个民族要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而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绝非有着固定程式化教育模式的学校所能培育出来的。新闻教育没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成舍我新闻教育实践的不足。

  注释:

  ①成舍我:《当前报业的几个实际问题》,台湾世新大学舍我纪念馆网,http://csw. shu. edu. tw/PUBLIC/view-01.php3?main=Works&id=1316,2010年6月9日

  ②吕艳:《成舍我新闻人才培养经验的现实意义》,《安顺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③吴谷平:《教之而成天下英才——台湾世新大学新闻教育一瞥》,《新闻记者》,2015年第3期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下

编辑:qnjz